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膜影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3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3-14页
缩略语索引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甲型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第16-17页
   ·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症状及致病机理第17页
   ·甲型副伤寒疫苗的发展状况第17-21页
     ·灭活疫苗第18页
     ·减毒活疫苗第18页
     ·亚单位疫苗第18页
     ·BG(Bacterial Ghost,BG)疫苗第18-21页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S.paratyphi A BG的构建与鉴定第22-46页
   ·材料第22-26页
     ·菌株与质粒第22页
     ·主要试剂第22-23页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3-25页
     ·主要仪器第25-26页
   ·方法第26-35页
     ·pBV220-E的构建第26-30页
     ·pBV220-E的鉴定第30页
     ·Em(E的突变片段)裂解效果与表达载体关系的摸索第30-32页
     ·pBV220-Em/S.paratyphi A的构建第32-34页
     ·pBV220-Em重组质粒在S paratyphi A中诱导条件的摸索第34页
     ·pBV220-Em/S.paratyphi A诱导后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4-35页
     ·TEM观察S.paratyphi A BG形态第35页
   ·结果第35-42页
     ·E基因的PCR扩增第35页
     ·pBV220-E的鉴定第35-36页
     ·测序结果第36-37页
     ·Em PCR结果第37-38页
     ·pFN18the-Em酶切结果第38页
     ·Em裂解效果与表达载体关系第38-39页
     ·pBV220-Em/S.paratyphi A的鉴定第39页
     ·pBV220-Em重组质粒在S.paratyphi A中的诱导表达第39-41页
     ·pBV220-Em/S.paratyphi A的诱导后生长曲线第41页
     ·S.paratyphi A BG的TEM观察结果第41-42页
   ·讨论第42-45页
     ·E基因引物设计第42-43页
     ·表达载体的选择第43页
     ·Em裂解效果第43-44页
     ·影响裂解率因素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S.paratyphi A BG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性研究第46-68页
   ·材料第46-48页
     ·菌株与质粒第46页
     ·主要试剂第46-47页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7-48页
     ·实验动物第48页
   ·方法第48-55页
     ·S.paratyphi A BG的制备第48-49页
     ·S.paratyphi A灭活疫苗的制备第49-50页
     ·实验动物分组与免疫第50页
     ·小鼠体重称量及免疫后现象观察第50页
     ·血清采集第50-51页
     ·脾淋巴细胞分离第51页
     ·ELISPOT实验第51-52页
     ·全菌ELISA实验第52-53页
     ·MLD的测定第53-54页
     ·攻毒第54页
     ·攻毒后小鼠体重称量及现象观察第54页
     ·攻毒后小鼠脏器菌量测定第54页
     ·噬菌体鉴定小鼠脏器分离的细菌第54页
     ·攻毒后存活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测定第54-55页
     ·数据处理第55页
   ·结果第55-63页
     ·S.parathphi A BG的获得第55页
     ·S.paratyphi A灭活疫苗的获得第55页
     ·免疫后小鼠体重及生理变化第55-56页
     ·免疫过程中IgG变化第56-58页
     ·抗原特异性IFN-γ或IL-4分泌细胞第58-59页
     ·MLD测量结果第59-60页
     ·攻毒后小鼠存亡情况第60页
     ·攻毒后存活小鼠体重及生理变化第60-61页
     ·攻毒后小鼠脏器细菌学分析第61-62页
     ·噬菌体鉴定攻毒后小鼠脏器分离的细菌第62页
     ·攻毒后存活小鼠血清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第62-63页
   ·讨论第63-67页
     ·BG的应用第63页
     ·膜影菌制备过程中未灭活菌的处理第63页
     ·动物模型的选择第63-64页
     ·细菌攻毒剂量的确定第64页
     ·BG免疫原性评价第64-65页
     ·BG免疫保护性评价第65-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A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检测及灭活疫苗免疫原性研究
下一篇:EMCCD时序发生器及其驱动电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