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的探讨 | 第15-39页 |
第一章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内涵 | 第15页 |
2 以家庭为中心的特征 | 第15-16页 |
3 以家庭为中心照顾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4 家庭的需要 | 第17页 |
5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第二章哮喘患儿生命质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3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18-20页 |
3 结果 | 第20-26页 |
4 讨论 | 第26-30页 |
第三章哮喘儿童家庭成员的深度访谈 | 第30-39页 |
1 概念解释 | 第30页 |
2 深度访谈的实施 | 第30-32页 |
3 结果 | 第32-36页 |
4 讨论 | 第36-39页 |
第二部分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 第39-5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2 对象与方法 | 第39-41页 |
3 结果 | 第41-54页 |
·控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各维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 | 第41-42页 |
·两组患儿护理前生命质量问卷(PAQLQ)各领域得分级总分比较 | 第42-43页 |
·两组患儿在护理后六个月生命质量问卷(PAQLQ)各领域得分及 总分比较(x ±s)控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4、图 3。 | 第43-44页 |
·两组患儿在护理后一年生命质量问卷(PAQLQ)各领域得分及总 分比较(x ±s),控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5、图 4。 | 第44-45页 |
·控制组护理前与护理六个月后生命质量问卷(PAQLQ)各领域得 分及总分变化(x ±s),护理后高于护理前(P<0.05),见表 16、图 5。 | 第45-46页 |
·控制组护理前与护理一年后生命质量问卷(PAQLQ)各领域得分 及总分变化(x ±s),护理后高于护理前(P<0.05),见表 17、图 6。 | 第46-47页 |
·控制组患儿护理后六个月与护理后一年生命质量问卷(PAQLQ) 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比较(x ±s),护理一年后得分高于护理六个月后 (P<0.05),见表 18、图 7。 | 第47-48页 |
·两组患儿护理前肺功能检测指标比较[( x ±s)%],两组肺功能无显著 性差异(P>0.05),见表 19、图 8。 | 第48-49页 |
·两组患儿护理六月后肺功能检测指标比较[( x ±s)%],控制组肺功能 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0、图 9。 | 第49-50页 |
·两组患儿一年后肺功能检测指标比较[( x ±s)%],控制组肺功能优 于对照组(P<0.05),见表 21、图 10。 | 第50-51页 |
·控制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六个月肺功能检测指标的比较[( x ±s)%], 护理后的肺功能优于护理前(P<0.05),见表 22、图 11。 | 第51-52页 |
·控制组护理前与护理后一年肺功能检测指标的比较[( x ±s)%],护 理后的肺功能优于护理前(P<0.05),见表 23、图 12。 | 第52-53页 |
·控制组护理后六个月、一年肺功能检测指标的比较[( x ±s)%],护 理一年后的肺功能优于护理六个月后的肺功能(P<0.05),见表 24、 图 13。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56-66页 |
1 在专科门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具体办法 | 第56-62页 |
2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具有科学性 | 第62-63页 |
3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具有个体性 | 第63页 |
4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重点突出家庭对患儿的关心和支持作用 | 第63页 |
5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 第63-64页 |
6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的重要意义 | 第64页 |
7 研究的创新性 | 第64页 |
8 课题的局限性 | 第64-65页 |
9 课题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84页 |
文献综述 | 第84-90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