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本研究的重、难点 | 第12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竞争力相关概念与理论述评 | 第14-25页 |
·服务与服务业 | 第14-17页 |
·服务业理论发展回顾 | 第14页 |
·服务的定义 | 第14-15页 |
·服务业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5-16页 |
·服务业的分类 | 第16-17页 |
·生产性服务业 | 第17-20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 第18-19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19-20页 |
·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20-22页 |
·生产要素、生产流程及价值链理论 | 第20-21页 |
·外包理论 | 第21-22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页 |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理论的有关借鉴 | 第24-25页 |
3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25-45页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 第25-33页 |
·产业结构分析 | 第25-30页 |
·就业结构分析 | 第30-33页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评价 | 第33-45页 |
·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3页 |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5页 |
·因子分析 | 第35-45页 |
4 制约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问题及原因 | 第45-50页 |
·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发展理念亟待转变 | 第45-46页 |
·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总体落后 | 第46-47页 |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 第47-48页 |
·人力资源不足,科技支撑乏力 | 第48-49页 |
·缺乏系统、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系 | 第49-50页 |
5 增强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突破传统思维,转变发展理念 | 第50页 |
·做大经济规模,增强经济的总体实力 | 第50-52页 |
·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壮大产业基础 | 第52-53页 |
·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 | 第53-54页 |
·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与支撑体系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水平呈梯度分布的趋势 | 第55页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竞争力处在全国中游、西部领先的水平 | 第55页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总量有限,规模偏小 | 第55页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障碍因素 | 第55-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