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一) 国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三) 关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四) 理论评述 | 第17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 本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一章 霍城地区边贸的发展状况与环境分析 | 第19-24页 |
一、霍城县的基本县情和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一) 霍城县的基本县情 | 第19-20页 |
(二) 霍城县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 | 第20页 |
二、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一) 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二) 霍尔果斯口岸的发展现状 | 第21页 |
三、霍城县边贸发展的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一) 地理环境 | 第21-22页 |
(二) 社会环境 | 第22页 |
(三) 经济环境 | 第22页 |
(四) 人文环境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边境贸易对霍城县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24-39页 |
一、霍城县实施以边境贸易带动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 | 第24-27页 |
(一) 霍城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5页 |
(二) 霍城县与口岸的SWOT 分析 | 第25-26页 |
(三) 霍城县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分析 | 第26-27页 |
二、边境贸易对霍城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一) 推进新农村建设 | 第27-28页 |
(二)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第28-30页 |
(三) 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 第30-31页 |
(四) 坚持全方位增收 | 第31页 |
三、边境贸易对霍城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一) 立足优势资源转换,大力发展龙头加工企业 | 第31-32页 |
(二) 立足中亚五国市场,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业 | 第32页 |
(三) 立足现有企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 第32-33页 |
(四) 立足工业园区,大力提升园区经济竞争力 | 第33-34页 |
四、边境贸易对霍城县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一) 边境贸易促进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 第34-35页 |
(二) 边贸优势对民族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35页 |
(三) 区位优势对商贸物流业的促进作用 | 第35-36页 |
五、边境贸易对霍城县社会民生发展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一) 加强基础建设,促进设施完善 | 第36-37页 |
(二) 提高人口素质,增进民族团结 | 第37页 |
(三) 促进产业联动,增加就业机会 | 第37-38页 |
(四) 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社会稳定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39-47页 |
一、霍尔果斯口岸边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一) 行政体制的差异制约边境贸易发展 | 第39页 |
(二)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够合理 | 第39-40页 |
(三) 边境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 第40页 |
(四) 边境贸易政策不稳定 | 第40-41页 |
(五) 边境口岸缺乏高素质边贸人才 | 第41页 |
二、霍城县依托口岸发展民族经济的制约因素 | 第41-42页 |
三、对策建议 | 第42-47页 |
(一)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贸易主体多元化 | 第42-43页 |
(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第43页 |
(三) 注重人才的引进和民族干部的培养 | 第43-44页 |
(四) 调整现行的边贸体制,统一对外,互助合作 | 第44页 |
(五) 实施霍城与口岸全面合作战略 | 第44-45页 |
(六) 加强边贸立法管理,改善投资环境 | 第45页 |
(七) 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边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