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景观的本土化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 乡村旅游景观相关概念及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 第15-24页 |
·乡村旅游 | 第15-16页 |
·乡村旅游的内涵 | 第15页 |
·乡村旅游的类型 | 第15-16页 |
·乡村景观 | 第16-18页 |
·乡村景观的基本结构 | 第17页 |
·乡村景观的类型和功能 | 第17-18页 |
·乡村景观的意象 | 第18页 |
·乡村旅游景观评价 | 第18-20页 |
·乡村旅游资源 | 第18-19页 |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 第19-20页 |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景观功能单一 | 第20-21页 |
·景观布局不合理 | 第21页 |
·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 | 第21-22页 |
·旅游设施不完善 | 第22页 |
·乡村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 | 第22页 |
·缺乏本土化特色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依据与本土化表达 | 第24-38页 |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4页 |
·生态伦理学理论 | 第24-25页 |
·景观设计理论 | 第25页 |
·旅游学原理 | 第25-26页 |
·本土化的内涵与外延 | 第26-31页 |
·本土化的内涵 | 第26-27页 |
·本土化的外延 | 第27-29页 |
·本土化的三层结构 | 第29-31页 |
·本土化在乡村旅游景观中的表达途径 | 第31-34页 |
·物质环境 | 第31-33页 |
·风土民俗 | 第33页 |
·历史文脉 | 第33-34页 |
·场所精神 | 第34页 |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4-37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34-35页 |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 | 第35-36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6页 |
·多样性原则 | 第36页 |
·突出本土化原则 | 第36-37页 |
·生态与可持续性原则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乡村旅游景观本土化规划设计内容与策略 | 第38-60页 |
·乡村旅游景观本土化规划设计内容 | 第38-45页 |
·景观功能分区 | 第38-39页 |
·景观空间规划 | 第39-42页 |
·景观形象设计 | 第42-43页 |
·景观生态建设 | 第43-45页 |
·乡村旅游景观中观层面设计策略 | 第45-52页 |
·保护自然景观 | 第45-46页 |
·整合经营景观 | 第46-47页 |
·改造乡村聚落 | 第47-49页 |
·构建景观廊道系统 | 第49-51页 |
·完善旅游设施系统 | 第51-52页 |
·乡村旅游景观微观层面设计策略 | 第52-59页 |
·合理利用地形 | 第52-53页 |
·挖掘建筑本土化特色 | 第53-56页 |
·采用乡土植物 | 第56-57页 |
·激活水体元素 | 第57页 |
·发挥景观小品的点睛效果 | 第57-58页 |
·完善本土化的环境设施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