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层序地层研究及有利区块优选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4页 |
·区域沉积背景 | 第14-15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17-34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核心 | 第20页 |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 第20-24页 |
·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与地层划分 | 第24-27页 |
·层序界面识别 | 第24-26页 |
·层序划分原则 | 第26页 |
·层序划分与级次 | 第26-27页 |
·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第27-30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方法研究 | 第27-29页 |
·研究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第29-30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第30-31页 |
·扶余油层层序界面识别及特征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 | 第34-43页 |
·SSC 等时对比方法研究 | 第34-39页 |
·平面井网对比方法研究 | 第39-41页 |
·研究区内SSC 统一、划分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研究 | 第43-61页 |
·物源及沉积体系 | 第43-44页 |
·物源分析 | 第43-44页 |
·沉积体系分析 | 第44页 |
·扶余油层取心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44-48页 |
·扶余油层测井微相模式建立 | 第48-51页 |
·SSC 平面沉积微相分析 | 第51-59页 |
·SSC 层序地层分析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块优选 | 第61-68页 |
·区域、三级构造成藏及控油模式 | 第61-62页 |
·单一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及模式 | 第62-64页 |
·岩性类圈闭控油机理及有利区块优选 | 第64-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详细摘要 | 第75-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