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复合顶板煤巷锚杆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6页
     ·复合顶板煤巷支护机理研究现状第12-15页
     ·复合顶板煤巷支护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存在的问题第16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复合顶板煤巷变形破坏机理第18-40页
   ·复合顶板的概念第18-20页
   ·复合顶板的破坏形态分析第20-23页
     ·复合顶板破坏形态第20-22页
     ·复合顶板的破坏过程第22-23页
   ·复合顶板受力变形的力学分析第23-31页
     ·力学模型建立第24-26页
     ·顶板下沉位移分析第26-29页
       ·顶板两端简支第27-28页
       ·顶板两端固支第28-29页
       ·纵横向均布荷载对顶板岩层位移的影响第29页
     ·顶板岩层破坏临界应力第29-30页
     ·顶板岩层破坏临界跨厚比第30-31页
   ·煤帮受力变形的力学分析第31-39页
     ·煤帮失稳机理第31-32页
     ·煤帮力学模型第32-33页
     ·弹塑性理论分析第33-37页
       ·煤帮煤体应力分析第33-34页
       ·顶板岩梁挠曲线方程求解第34-35页
       ·定解的确定第35-37页
       ·煤帮的水平移近量第37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37-39页
       ·煤帮支护对煤帮稳定性的影响第38页
       ·顶板岩梁刚度对煤帮稳定性的影响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复合顶板煤巷锚杆支护机理的理论分析第40-48页
   ·顶板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分析第40-42页
   ·煤帮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分析第42-43页
   ·锚杆主动支护与预应力作用机制第43-47页
     ·给巷道表面提供支护抗力,限制围岩变形向巷道深部发展第44-45页
     ·提高岩层间的抗剪力第45页
     ·改善围岩应力场和岩体的受力状态第45-46页
     ·改善锚杆的工作状态,提高锚杆的工作锚固力第46-47页
   ·复合顶板动压巷道锚索补强的重要性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复合顶板煤巷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第48-68页
   ·FLAC软件简介第49-50页
   ·数值模型建立第50-52页
   ·复合顶板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第52-58页
     ·复合顶板分层厚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52-55页
     ·动压对复合顶板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55-57页
     ·水平应力对复合顶板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57-58页
   ·锚杆对复合顶板煤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第58-62页
     ·顶锚杆对控制围岩的影响第58-59页
     ·帮锚杆对控制围岩的影响第59-60页
     ·顶、帮锚杆对控制围岩的影响第60-62页
   ·锚杆长度对复合顶板煤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第62-65页
   ·锚杆间排距对复合顶板煤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工程实例第68-77页
   ·工程地质概况第68-69页
   ·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分析第69页
   ·支护参数设计第69-73页
   ·设计方案第73-75页
   ·施工工艺第75-76页
   ·现场支护效果分析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主要结论第77-78页
   ·研究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弧齿锥齿轮精锻成形工艺及其数值模拟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充填开采采空区瓦斯运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