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Si-Al-Ca-C结构光催化材料制备及降解羟肟酸类捕收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概述第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2页
     ·浮选药剂的应用研究第11-14页
     ·TiO_2光催化剂的固定化研究第14-19页
     ·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废水的研究第19-22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2章 试验仪器、设备及原材料的测试、分析第24-38页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24-25页
     ·实验试剂第24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4-25页
   ·实验原料第25-31页
     ·组分A(Ca)第25-27页
     ·组分B(Si)第27-28页
     ·组分C(C)第28-29页
     ·组分D(Al、Si)第29-31页
   ·主要表征测试方法第31-33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31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1-32页
     ·紫外光谱分析第32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2页
     ·抗压强度的测试第32-33页
     ·比表面积、孔隙率的测定第33页
   ·含羟肟酸类废水处理实验分析方法及步骤第33-38页
     ·分析方法第33-35页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分子结构及水质指标第35-36页
     ·光降解装置第36-38页
第3章 多孔轻质基体材料的制备第38-47页
   ·试验方法第38-39页
     ·组分A(主含元素Ca)样品的制备第38页
     ·组分B(主含元素Si)样品的制备第38页
     ·组分C(主含元素C)样品的制备第38-39页
     ·组分D(主含元素Si、Al、Ca等)样品的制备第39页
     ·散失率的测定第39页
     ·静态漂浮时间的测定第39页
   ·多孔轻质材料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第39-44页
     ·组分A与组分B混合比列第39-40页
     ·粘结剂比例第40-41页
     ·组分C添加比例第41-42页
     ·组分D添加比例第42-43页
     ·焙烧温度第43-44页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基体固定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7-62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基体表面复合TiO_2晶体薄膜第47-48页
   ·光催化降解羟肟酸类捕收剂的实验研究第48-61页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48页
     ·TiO_2胶体负载量对羟肟酸降解率的影响第48-51页
     ·羟肟酸初始pH值对降解率的影响第51-54页
     ·选矿废水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4-58页
     ·新型光催化材料用量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光源的影响第59-60页
     ·循环使用初探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表征分析第62-70页
   ·新型光催化材料的表征分析第62-68页
     ·TiO_2粉末的测试分析第62-64页
     ·新型光催化材料的测试分析第64-68页
     ·多孔轻质基体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6章 羟肟酸类捕收剂降解动力学及机理探讨第70-80页
   ·光降解动力学研究第70-72页
     ·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第70-71页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初始浓度的动力学模型第71-72页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第72-74页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74-77页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77-79页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原水的FTIR光谱分析第77-78页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光催化降解90min的FTIR光谱分析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80-82页
   ·结论第80-81页
   ·建议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蒙脱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处理电镀工业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活性炭烟气脱硫工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