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本文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降低投资 | 第11页 |
·指导污染处理 | 第11页 |
·促进学科发展 | 第11-12页 |
·本文的从文思路同拟达到的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拟达到的成果 | 第12-13页 |
2 黄土地基渗透基本理论 | 第13-28页 |
·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黄土骨架颗粒形态 | 第13页 |
·黄土骨架颗粒连接形式 | 第13-14页 |
·黄土骨架颗粒排列方式 | 第14页 |
·黄土的胶结物质和胶结类型 | 第14页 |
·多孔介质渗流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渗流运动方程 | 第15-16页 |
·连续方程 | 第16-18页 |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时粘性土的渗透系数公式 | 第18-19页 |
·粘性土渗透性的微观机理 | 第19-21页 |
·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土粒大小和级配 | 第21页 |
·土的孔隙比 | 第21-22页 |
·土的结构构造 | 第22页 |
·土中水的温度 | 第22页 |
·土中封闭气体的含量 | 第22-23页 |
·渗透试验 | 第23-27页 |
·常水头试验 | 第23-24页 |
·室内变水头试验 | 第24-25页 |
·现场抽水试验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高能级强夯后黄土地基特性 | 第28-42页 |
·高能级强夯概述 | 第28-29页 |
·高能级强夯加固机理分析 | 第29-32页 |
·高能级强夯加固机理概述 | 第29-30页 |
·高能级强夯锤击动应力分析 | 第30-32页 |
·最大锤击应力沿深度的分布 | 第32页 |
·高能级强夯施工参数的影响 | 第32-37页 |
·夯击能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夯锤面积的影响 | 第34-37页 |
·高能级处理后黄土地基特性 | 第37-41页 |
·夯后地基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规律研究 | 第37-38页 |
·高能级强夯处理后达到的效果 | 第38-40页 |
·夯后黄土的时效性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各类油性流体在夯后黄土中的室内试验 | 第42-54页 |
·试验所基于的工程背景 | 第42-43页 |
·工程概况 | 第42页 |
·场地地层条件 | 第42-43页 |
·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和施工情况 | 第43-47页 |
·地基处理设计要求 | 第43-44页 |
·夯击效果检测 | 第44-47页 |
·不同油性流体的介绍 | 第47-49页 |
·原油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 | 第47-48页 |
·汽油及其性能介绍 | 第48页 |
·柴油及其性能介绍 | 第48页 |
·甲苯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 | 第48页 |
·MTBE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 | 第48-49页 |
·不同油性流体的渗透性试验 | 第49-53页 |
·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 第49页 |
·渗透试验所得数据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关于各类油性流体在夯后黄土中的渗透试验数据分析 | 第54-61页 |
·渗透系数随夯击深度变化的关系 | 第54-56页 |
·不同液相下孔隙比与渗透系数的相关性 | 第56-59页 |
·不同孔隙比下不同流体渗透性比较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 | 第66-68页 |
附录2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