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与外延 | 第9-19页 |
|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本质及侧重点 | 第9-13页 |
| (一) 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 | 第9-10页 |
| (二) 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 | 第10-11页 |
| (三) 新时期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侧重点 | 第11-13页 |
| 二、党员主体地位的外延 | 第13-19页 |
| (一)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 | 第13-14页 |
| (二)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的先进性 | 第14-15页 |
| (三) 党员主体地位与科学发展观 | 第15-16页 |
| (四)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风廉政建设 | 第16-17页 |
| (五) 党员主体地位与政党现代化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理论探索 | 第19-40页 |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认识 | 第19-25页 |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价值理念 | 第19-21页 |
| (二) 列宁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价值理念 | 第21-25页 |
|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认识 | 第25-32页 |
|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第25-29页 |
| (二) 刘少奇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第29-32页 |
| 三、党的二、三代领导人对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认识 | 第32-40页 |
| (一) 邓小平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第32-36页 |
| (二) 江泽民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 | 第36-40页 |
| 第三章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实践历程 | 第40-59页 |
| 一、党员主体地位思想在实践中的萌芽 | 第40-44页 |
| 二、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初步发展 | 第44-47页 |
| 三、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首次高潮 | 第47-50页 |
| 四、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曲折发展 | 第50-53页 |
| 五、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思想得到恢复 | 第53-55页 |
| 六、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新发展 | 第55-59页 |
| 第四章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历史反思与发展设想 | 第59-78页 |
| 一、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前提:民主与集中的良性互动 | 第59-63页 |
| (一) 对民主与集中的历史反思 | 第59-60页 |
| (二) 存在问题分析 | 第60-62页 |
| (三) 对策性建议 | 第62-63页 |
| 二、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党员主体意识 | 第63-68页 |
| (一) 对党员主体意识的历史反思 | 第63-64页 |
| (二) 存在问题分析 | 第64-66页 |
| (三) 对策性建议 | 第66-68页 |
| 三、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根本: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 | 第68-73页 |
| (一) 对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的历史反思 | 第68-69页 |
| (二) 存在问题分析 | 第69-70页 |
| (三) 对策性建议 | 第70-73页 |
| 四、党员主体地位建设的动力: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 第73-78页 |
| (一) 对创新的历史反思 | 第73-74页 |
| (二) 存在问题分析 | 第74-75页 |
| (三) 对策性建议 | 第75-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