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23页 |
绪论 | 第23-30页 |
第一章 明前期《庄子》接受研究 | 第30-71页 |
第一节 夜空下的璀璨花火——明前期的地域文化与《庄子》接受研究 | 第30-39页 |
一 越派文人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31-33页 |
二 闽中诗派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33-36页 |
三 江右诗派及台阁文人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刚毅有奇气 翊运自担当——刘基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39-50页 |
一 刘基对《庄子》思想的接受研究 | 第40-43页 |
二 艺术风格角度的刘基《庄子》接受研究 | 第43-47页 |
三 《郁离子》对《庄子》的接受研究 | 第47-50页 |
第三节 白云空悠悠 野鹤自来去——高启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50-69页 |
一 高启对《庄子》形式的接受研究 | 第51-52页 |
二 高启对《庄子》思想的接受研究 | 第52-59页 |
三 高启艺术角度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59-64页 |
四 艺术化的人生模式 | 第64-68页 |
五 高启《庄子》接受探源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二章 明后期《庄子》接受研究(上) | 第71-134页 |
第一节 哲思的艺语——心学家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72-79页 |
一 心学家《庄子》接受研究小引 | 第72-73页 |
二 陈白沙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73-79页 |
第二节 各擅所长解漆园 并驾齐驱骋文坛——"复古派"与"性灵派"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79-104页 |
一 "复古派"与"性灵派"界说 | 第79-81页 |
二 明后期诗文领域内"复古派"与"性灵派"《庄子》接受的透视 | 第81-92页 |
三 "复古派"与"性灵派"《庄子》接受的宏观比较 | 第92-104页 |
第三节 鸿学文士衷笔墨 那堪情变系南华——王世贞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104-124页 |
一 王世贞对《庄子》思想的接受研究 | 第105-110页 |
二 王世贞对《庄子》的理性评价 | 第110-117页 |
三 王世贞近《庄》的心路历程及其创作体现 | 第117-124页 |
第四节 出入三教中 闲适自在我——袁宏道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124-134页 |
一 杂糅儒释道的期待视野与《庄子》接受 | 第125-129页 |
二 闲适人生与《庄子》接受 | 第129-134页 |
第三章 明后期《庄子》接受研究(下) | 第134-169页 |
第一节 《庄子》研究的飙锐之风——明后期《庄子》注本概况 | 第134-136页 |
第二节 独得红线串珠玉 细赏蒙庄奇葩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136-146页 |
一 对宗旨、肯綮、文脉及行文手法的把握 | 第137-140页 |
二 对《庄子》艺术特征的认识 | 第140-146页 |
第三节 热闹场中的文人心——戏曲、小说创作中的《庄子》接受研究 | 第146-166页 |
一 明代戏曲、小说创作中《庄子》接受的世俗色彩 | 第147-154页 |
二 明代戏曲、小说创作中《庄子》接受的文人色彩 | 第154-158页 |
三 综论明代戏曲、小说创作中《庄子》接受的世俗化与文人化 | 第158-166页 |
小结 | 第166-169页 |
结语 | 第169-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1页 |
致谢 | 第181-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83-18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