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的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方法及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基于图像处理的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组成 | 第18-30页 |
| ·气吸滚筒式精密排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总体结构 | 第18-19页 |
| ·工作原理 | 第19页 |
| ·吸排种过程 | 第19-20页 |
| ·气吸滚筒式排种器性能指标 | 第20-21页 |
| ·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简介 | 第21-24页 |
| ·机械结构 | 第22-23页 |
| ·电机及控制设备 | 第23页 |
| ·监控系统 | 第23-24页 |
|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的检测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4-27页 |
| ·计算机系统 | 第24-25页 |
| ·高速摄像系统 | 第25页 |
| ·光源系统 | 第25-26页 |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 ·排种过程种子图像的采集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排种图像的处理技术 | 第30-46页 |
| ·图像的读取及灰度化 | 第30-32页 |
| ·彩色图像的读取 | 第30页 |
| ·图像的灰度化 | 第30-32页 |
| ·图像的背景去除 | 第32-33页 |
| ·平滑滤波 | 第33-36页 |
| ·均值滤波 | 第33-35页 |
| ·中值滤波 | 第35-36页 |
| ·图像锐化 | 第36-38页 |
| ·图像二值化 | 第38-40页 |
| ·图像的特征量提取 | 第40-42页 |
| ·种子面积特征提取 | 第41页 |
| ·种子位置特征提取 | 第41-42页 |
| ·种子运动轨迹构建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排种器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 第46-55页 |
| ·摄像机标定 | 第46-51页 |
| ·尺寸标定原理 | 第46-47页 |
| ·坐标系变换 | 第47-49页 |
| ·摄像机标定实验 | 第49-51页 |
| ·确定种子粒距 | 第51-52页 |
| ·排种器性能的判别标准 | 第52-54页 |
| ·基于种子面积的判别标准 | 第52-53页 |
| ·基于种子粒距的判别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70页 |
| ·检测系统安装布局 | 第55-56页 |
| ·试验步骤 | 第56-57页 |
| ·影响排种效果的因素分析及试验总体设计 | 第57页 |
| ·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7-68页 |
| ·不同滚筒转速下播种试验 | 第57-59页 |
| ·不同滚筒负压差下播种试验 | 第59-61页 |
| ·不同滚筒正压差下播种试验 | 第61-63页 |
| ·排种精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 ·播种均匀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 ·检测系统误差定性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