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发展 | 第11-13页 |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 第11-12页 |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 | 第12-13页 |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0页 |
·火灾下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火灾后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成果 | 第21-22页 |
第2章 一种可实施复合升温的高温试验炉 | 第22-35页 |
·引言 | 第22页 |
·电炉炉体结构、升温控制及升温性能 | 第22-28页 |
·炉体结构 | 第22-24页 |
·电炉温度控制 | 第24-26页 |
·电炉升温性能 | 第26-28页 |
·复合升温高温试验炉技术原理 | 第28-29页 |
·复合升温温度-时间曲线试验 | 第29-31页 |
·降温温度控制 | 第31-32页 |
·复合升温高温试验炉性能评定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温度场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 | 第35-49页 |
·引言 | 第35页 |
·温度场试验研究 | 第35-37页 |
·试件设计和制作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现象、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 第40-48页 |
·钢材和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第40-43页 |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 第43页 |
·温度场计算 | 第43-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火灾全过程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第49-93页 |
·引言 | 第49页 |
·试验概况 | 第49-59页 |
·构件设计与制作 | 第49-52页 |
·材料的力学特性 | 第52-53页 |
·试验装置 | 第53-55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试验量测内容和量测方法 | 第56-59页 |
·试验现象 | 第59-6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91页 |
·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的变形 | 第62-66页 |
·轴压刚度分析 | 第66-67页 |
·构件滞回试验破坏特征 | 第67-71页 |
·荷载(P)-位移(?)滞回曲线 | 第71-73页 |
·弯矩(M)-曲率(φ)滞回曲线 | 第73-74页 |
·塑性铰区典型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第74-77页 |
·火灾下发生明显局部变形位置荷载-应变滞回曲线分析 | 第77-78页 |
·抗震性能分析 | 第7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5章 火灾后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93-109页 |
·引言 | 第93页 |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93-101页 |
·钢材本构关系模型 | 第93-96页 |
·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 第96-101页 |
·建立模型 | 第101-104页 |
·材料属性 | 第101页 |
·单元选择 | 第101页 |
·网格划分 | 第101-102页 |
·模型中的接触 | 第102页 |
·边界条件 | 第102-103页 |
·温度初始条件 | 第103页 |
·加载方式 | 第103页 |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第103-104页 |
·算例分析 | 第104-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结语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目录)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