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学生教育行政诉讼的理念变迁 | 第13-21页 |
(一)学生教育行政诉讼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13-16页 |
(二)由特别权力关系到特别法律关系 | 第16-19页 |
(三)学生教育行政诉讼法律争议问题的类型化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二、学生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21-32页 |
(一)学校实施处分学生的行为 | 第22-23页 |
(二)高校对学生毕业成绩的评定以及毕业证、学位证的颁发行为 | 第23-25页 |
(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行为 | 第25-26页 |
(四)学校招生行为 | 第26-27页 |
(五)教育行政合同 | 第27-30页 |
(六)学校制定自治规则的行为 | 第30-32页 |
三、学生教育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 第32-39页 |
(一)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案件的法律适用 | 第32-34页 |
(二)学位证书纠纷案件中的法律适用 | 第34-37页 |
(三)取消学籍案中的法律适用 | 第37-39页 |
四、学生教育行政诉讼的正当法律程序 | 第39-47页 |
(一)违反程序问题是教育行政纠纷的常态 | 第39-41页 |
(二)正当程序在教育行政程序中的重要意义 | 第41-42页 |
(三)学生教育行政诉讼违反程序的具体形态分析 | 第42-47页 |
五、教育行政诉讼的证据特殊性 | 第47-52页 |
(一)教育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审查 | 第47-48页 |
(二)教育行政诉讼主体的证据意识 | 第48-50页 |
(三)以证据为主要败诉理由的关案例评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A1995-2011 年我国学生教育行政诉讼案件 | 第56-7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