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第三部门的组织环境及发展路径--组织环境理论的角度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6-17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6-10页 |
二、理论工具 | 第10-13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13-17页 |
第二部分 中国的第三部门及其组织环境 | 第17-28页 |
一、第三部门和转型中的中国 | 第17-21页 |
1、第三部门的兴起和发展 | 第17-19页 |
2、第三部门不可替代的功能 | 第19-21页 |
二、第三部门的发展特点 | 第21-24页 |
三、中国的第三部门的组织环境 | 第24-28页 |
1、第三部门与政府 | 第24-26页 |
2、第三部门与市场 | 第26-27页 |
3、第三部门与市民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第三部门的发展路径:让渡空间的获得 | 第28-31页 |
一、“让渡空间”的界定 | 第28-29页 |
二、政府与“让渡空间” | 第29-31页 |
1、提供制度 | 第29-30页 |
2、职能的让渡 | 第30-31页 |
第四部分 第三部门的发展路径:拓展空间的获得 | 第31-41页 |
一、“拓展空间”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社会关系网络的运用 | 第32-35页 |
1、社会关系网络 | 第32-33页 |
2、组织合法化进程中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 | 第33-34页 |
3、资源动员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 | 第34-35页 |
三、第三部门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四、社会动员的引入 | 第36-38页 |
五、第三部门支持组织的出现 | 第38-41页 |
1、“第三部门支持组织”的界定 | 第38页 |
2、中国首家第三部门支持组织: NPI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