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文明对话”理念述评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 文献综述及主要内容 | 第8-9页 |
第一章 “新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 | 第9-27页 |
·从“轴心时代”到“新轴心时代” | 第9-18页 |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 | 第9-12页 |
·杜维明“新轴心文明”概念的提出 | 第12-13页 |
·多元的轴心文明——“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 | 第13-18页 |
·杜维明的“文明对话”理念 | 第18-27页 |
·杜维明“文明对话”思想的演进 | 第18-19页 |
·全球化语境下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本土化 | 第19-23页 |
·“文明对话”的基础 | 第23-25页 |
·“文明对话”实现的具体形态和途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 第27-41页 |
·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 | 第27-35页 |
·启蒙反思与儒学精神 | 第27-29页 |
·儒家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 | 第29-31页 |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 第31-35页 |
·“文明对话”的展开 | 第35-41页 |
·波士顿儒学——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 | 第37-38页 |
·回儒对话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杜维明“文明对话”理念的简要评价 | 第41-44页 |
·“文明对话”的意义与价值 | 第41-42页 |
·“文明对话”的困境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