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桁架—拱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短柱的复合受力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概述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 ·计算模型方法 | 第8-11页 |
| ·斜压场理论及改进的斜压场理论 | 第9-10页 |
| ·软化桁架模型 | 第10-11页 |
| ·桁架-拱模型 | 第11页 |
| ·极限平衡理论 | 第11-12页 |
| ·统计回归分析方法 | 第12页 |
| ·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1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桁架-拱模型的建立 | 第14-32页 |
| ·桁架-拱模型的建立 | 第14-27页 |
| ·基本假定 | 第15-16页 |
| ·公式推导 | 第16-27页 |
| ·平衡条件 | 第16-18页 |
| ·协调条件 | 第18-24页 |
| ·本构关系 | 第24-27页 |
| ·程序编制 | 第27-31页 |
| ·简支梁的处理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力学性能的计算结果 | 第32-54页 |
| ·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32-53页 |
| ·轴压比的影响 | 第32-37页 |
| ·配箍率的影响 | 第37-42页 |
| ·剪跨比的影响 | 第42-47页 |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7-50页 |
| ·纵筋配筋率的影响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说明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