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可靠性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13-18页 |
·马尔可夫模型 | 第13-14页 |
·蒙特卡罗方法 | 第14-15页 |
·可靠性方块图法 | 第15页 |
·失效模式、效应和危险度分析法 | 第15-16页 |
·故障树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GO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可靠性在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GO法基本原理 | 第20-29页 |
·背景 | 第20-21页 |
·GO法在国外的研究应用情况 | 第20-21页 |
·GO法在国内的研究应用情况 | 第21页 |
·GO法的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操作符 | 第21-22页 |
·信号流 | 第22-23页 |
·GO图 | 第23页 |
·GO运算 | 第23页 |
·GO法的分析过程 | 第23-24页 |
·有共有信号的状态概率算法 | 第24-26页 |
·单个共有信号的概率算法 | 第25页 |
·两个共有信号的概率算法 | 第25页 |
·多个共有信号的概率算法 | 第25-26页 |
·GO法实例分析 | 第26-29页 |
·系统描述 | 第26页 |
·GO图的建立 | 第26-27页 |
·输入数据 | 第27页 |
·GO运算 | 第27-29页 |
第3章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框架 | 第29-35页 |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概述 | 第29-30页 |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层次结构与框架 | 第30-32页 |
·各层次的研究内容和针对性 | 第32-35页 |
第4章 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框架 | 第35-43页 |
·牵引变电所可靠性指标体系 | 第35-37页 |
·牵引变电所可靠性分析总体框架 | 第37-43页 |
·电气主接线可靠性 | 第38页 |
·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 第38-39页 |
·直流电源系统可靠性 | 第39-40页 |
·交流电源系统可靠性 | 第40-41页 |
·人的可靠性 | 第41-43页 |
第5章 具有交叉支路系统GO法 | 第43-51页 |
·系统结构图和可靠性基本数据 | 第43-44页 |
·系统的结构图 | 第43-44页 |
·系统各部件可靠性基本数据 | 第44页 |
·系统可靠性GO法分析 | 第44-47页 |
·系统GO图的建立 | 第44-45页 |
·概率公式算法运算 | 第45-47页 |
·系统可靠性故障树法分析 | 第47-50页 |
·系统故障树的建立 | 第47-48页 |
·求解系统故障树最小割集 | 第48页 |
·由最小割集求系统失效概率 | 第48-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第6章 基于GO法的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分析 | 第51-66页 |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概述 | 第51页 |
·可修系统GO法分析 | 第51-52页 |
·可修系统操作符定量计算公式 | 第52-54页 |
·基于GO法的牵引变电所一次侧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分析 | 第54-58页 |
·三种接线的接线图 | 第54-56页 |
·三种接线的GO图及其可靠性计算 | 第56-58页 |
·基于GO法的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分析 | 第58-66页 |
·系统中操作符的相关性 | 第58-59页 |
·可修系统GO法定量分析 | 第59-61页 |
·无跨条双T主接线可靠性分析 | 第61-63页 |
·带跨条双T主接线可靠性分析 | 第63-66页 |
第7章 提高牵引变电所可靠性的方法研究 | 第66-72页 |
·影响牵引变电所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 第66-67页 |
·技术措施 | 第67-68页 |
·可靠性管理 | 第68-72页 |
·开展可靠性管理的必要性 | 第68-70页 |
·开展可靠性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