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小蠹虫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 ·小蠹虫寄主选择机制 | 第12-16页 |
| ·小蠹寄主选择机制的两个假说 | 第12-13页 |
| ·调控小蠹寄主选择的信息化合物 | 第13-16页 |
| ·昆虫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触角电位法 | 第16页 |
| ·昆虫嗅觉生测 | 第16-17页 |
| ·室外测定法 | 第17页 |
| ·光滑足距小蠹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 ·分布 | 第17页 |
| ·寄主范围 | 第17-18页 |
| ·为害 | 第18页 |
| ·生物学习性 | 第18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4页 |
| ·材料及仪器 | 第19-21页 |
| ·材料 | 第19-20页 |
| ·触角电位仪 | 第20页 |
| ·Y型嗅觉仪 | 第20-21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雄成虫触角电镜扫描观察 | 第21页 |
| ·光滑足距小蠹寄主选择行为研究 | 第21-22页 |
| ·寄主选择性试验 | 第21页 |
| ·寄主非选择性实验 | 第21-22页 |
| ·不同木粉半人工饲料配制 | 第22页 |
| ·植物粗提物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 | 第22-23页 |
| ·植物粗提物提取 | 第22页 |
| ·α-蒎烯和乙醇浓度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引诱作用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聚集粗提物 | 第23-24页 |
| ·雌成虫相互引诱作用 | 第23页 |
| ·聚集粗体物有机溶剂和制取方法的选择 | 第23页 |
| ·不同剂量聚集粗提物的诱虫效果 | 第23页 |
| ·雌成虫聚集信息素的分泌部位 | 第23页 |
| ·雌成虫聚集信息素分泌释放规律 | 第23-24页 |
| ·聚集粗提物、A-蒎烯和乙醇的协同引诱作用 | 第24页 |
| ·聚集粗提物、α-蒎烯和乙醇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复合引诱作用 | 第24页 |
| ·聚集粗提物、α-蒎烯和乙醇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田间复合引诱效果 | 第24页 |
|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8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雄成虫触角电镜扫描观察 | 第24-28页 |
| ·触角形态特征 | 第24-25页 |
| ·触角感受器类型 | 第25-26页 |
| ·触角感受器分布特点 | 第26-28页 |
| ·光滑足距小蠹寄主选择行为 | 第28-30页 |
| ·寄主选择性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 ·不同寄主木粉配制的半人工饲料饲养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结果 | 第29-30页 |
| ·植物粗提物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 | 第30-31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对植物粗提物的EAG反应 | 第30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对植物粗提物的行为反应 | 第30-31页 |
| ·A-蒎烯和乙醇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 | 第31-33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对不同浓度α-蒎烯和乙醇的EAG反应 | 第31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对不同浓度α-蒎烯、乙醇的行为反应 | 第31-33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聚集行为特征和活性物质提取 | 第33-36页 |
| ·雌成虫相互引诱作用 | 第33页 |
| ·有机溶剂和制取方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 ·聚集粗提物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引诱作用 | 第34页 |
| ·雌成虫聚集信息素的分泌部位 | 第34-35页 |
| ·雌成虫聚集信息素分泌释放规律 | 第35-36页 |
| ·聚集粗提物、A-蒎烯和乙醇的协同引诱作用 | 第36-38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对聚集粗提物、α-蒎烯和乙醇及其复合组分的EAG反应 | 第36-37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对聚集粗提物、α-蒎烯和乙醇及其复合组分的行为反应 | 第37页 |
| ·聚集粗提物、α-蒎烯和乙醇及其复合组分对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的田间引诱效果 | 第37-38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8-42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 | 第38-39页 |
| ·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寄主选择行为 | 第39-40页 |
| ·光滑足距小蠹的寄主选择机制 | 第40-42页 |
| ·植物粗提物在光滑足距小蠹寄主选择行为中的作用 | 第40页 |
| ·α-蒎烯、乙醇和聚集粗提物在光滑足距小蠹寄主选择行为中的作用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