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危机传播的受众研究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导论 | 第7-11页 |
| ·论文选题 | 第7页 |
|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 ·研究创新点——为什么是"受众" | 第8页 |
| ·危机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2 危机传播与受众的关系 | 第11-17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 ·危机的定义 | 第11页 |
| ·受众的概念 | 第11页 |
| ·界定品牌信息传播的渠道 | 第11-12页 |
| ·品牌与受众的关系 | 第12-13页 |
| ·品牌传播目标的指向—受众 | 第12-13页 |
| ·品牌形象的受众基础 | 第13页 |
| ·信息流与受众的互动过程 | 第13-15页 |
| ·危机信息传播的过程 | 第13-14页 |
| ·危机传播流的内容 | 第14-15页 |
| ·受众对品牌危机传播的主导方式 | 第15-17页 |
| ·品牌危机的受众裁决 | 第15页 |
| ·引发传播的多级发展 | 第15-16页 |
| ·传播的终端认可—恢复品牌消费的决策 | 第16-17页 |
| 3 危机传播活动中受众的能动行为 | 第17-28页 |
| ·受众的刺激性媒体使用 | 第17-20页 |
| ·媒介使用的理论说明 | 第17-18页 |
| ·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 | 第18-19页 |
| ·受众对危机信源的取舍 | 第19-20页 |
| ·受众的信息解读与意义生产 | 第20-28页 |
| ·受众能动的理论说明 | 第20-21页 |
| ·受众的预存立场 | 第21-22页 |
| ·受众能动解码的典型—舆论背反 | 第22-28页 |
| 4 危机传播的受众效果研究 | 第28-41页 |
| ·受众研究中的受众效果含义 | 第28-30页 |
| ·第一层受众效果—收视率 | 第28-29页 |
| ·第二层受众效果—受众自身生产的意义 | 第29-30页 |
| ·危机传播受众效果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 第30-33页 |
| ·传播活动的认知评估 | 第30-31页 |
| ·受众的立场、态度、意见评估 | 第31-33页 |
| ·蒙牛的形象危机传播的效果评估 | 第33-41页 |
| ·危机事件阐述 | 第33页 |
| ·调查背景分析 | 第33-34页 |
| ·广告基本情况介绍 | 第34页 |
| ·蒙牛安全广告的收视率 | 第34-35页 |
| ·问卷调查的受访者情况及传播效果评述 | 第35-37页 |
| ·深入访谈的受访者意见 | 第37-39页 |
| ·蒙牛公关事件的效果评述 | 第39-41页 |
| 5 受众为中心的危机传播模式和策略 | 第41-51页 |
| ·双向对称模式的学界批评 | 第41-42页 |
| ·对双向对称模式的修正 | 第42-43页 |
| ·危机传播策略的操作 | 第43-50页 |
| ·准确评估和预测受众心理 | 第43-45页 |
| ·整合媒体传播渠道 | 第45-47页 |
| ·寻求受众的价值认同 | 第47-49页 |
| ·迎合受众的话语修辞 | 第49-50页 |
| ·发挥公关双向沟通策略的优势 | 第50-51页 |
| 6 结论 | 第51-53页 |
| ·作者的观点 | 第51页 |
|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51-52页 |
|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