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黄、东海及胶州湾秋季浮游植物部分主要成分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前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25页
   ·海洋浮游生物元素组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第14-20页
     ·海洋浮游生物元素组成的现场研究第15-18页
     ·海洋浮游生物元素组成的室内培养实验第18-20页
   ·海洋浮游生物元素组成的化学计量关系与组成特点第20-21页
     ·海洋浮游生物元素组成的化学计量关系第20页
     ·海洋浮游生物元素组成的特点第20-21页
   ·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的一些基本研究第21-22页
     ·与海洋浮游植物有关的生物学研究简况第21-22页
     ·与海洋浮游植物有关的化学研究简况第22页
   ·海洋浮游植物元素的测定方法第22-23页
     ·浮游植物中有机碳、总氮的测定第22-23页
     ·元素总量的测定第23页
     ·元素分形态测定第23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23-25页
2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第25-31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5-28页
     ·黄、东海的自然环境概况及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第25-26页
     ·胶州湾自然环境概况及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第26-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8-29页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31页
3 浮游植物中主要成分的连续提取方法及测定第31-46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实验步骤和提取条件第31页
     ·测定及组分含量的确定第31-32页
   ·浮游植物主要成分的提取条件第32-41页
     ·浮游植物样品中碳酸钙的提取第32-34页
     ·浮游植物样品中生源硅的提取第34-40页
     ·浮游植物主要成分分步提取流程第40-41页
   ·提取方法验证与应用第41-45页
     ·浮游植物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检出限第41页
     ·试样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第41-43页
     ·提取效果第43页
     ·有机物含量与元素分析结果的对比第43-44页
     ·方法的可靠性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4 黄、东海及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特征第46-70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主要成分的组成及分布特征第46-61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碳酸钙的浓度与含量的分布特征第49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生源硅的浓度与含量的分布特征第49-53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有机物及有机碳的浓度与含量的分布特征第53-54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生源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4-57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与表层悬浮颗粒物中主要成分对比第57-61页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特征第61-68页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中碳酸钙及生源硅含量的分布特征第62-63页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中有机物及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第63-66页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生源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第66-68页
   ·小结第68-70页
5 黄、东海及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金属元素的组成特征第70-81页
   ·网采浮游植物金属元素各生源形态的含量与组成第70-72页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金属元素各生源形态含量与组成第70-71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金属元素各生源形态的含量与组成第71-72页
     ·两个研究区域的比较第72页
   ·网采浮游植物金属元素生源形态合量第72-75页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金属元素生源形态合量第72-74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元素生源形态合量第74-75页
   ·网采浮游植物中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第75-78页
   ·黄、东海网采浮游植物中金属元素的区域特征第78-79页
   ·小结第79-81页
6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致谢第89-90页
个人简历第90页
学术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氮磷营养盐的响应
下一篇:三峡大坝截流前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