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卤化银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0页
   ·引言第15-16页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第16页
     ·半导体的结构第16页
     ·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质第16页
   ·TiO_2结构及光催化原理第16-21页
     ·TiO_2的晶相第16-18页
     ·TiO_2光催化机理第18-19页
     ·TiO_2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第19-21页
   ·TiO_2的制备方法第21-23页
     ·溶胶-凝胶法第21-22页
     ·沉淀法第22页
     ·水(或溶剂)热法第22-23页
     ·钛醇盐水解法第23页
   ·TiO_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化研究进展第23-27页
     ·有机染料光敏化第23-24页
     ·金属/非金属元素掺杂第24-25页
     ·半导体复合第25-26页
     ·贵金属沉积第26-27页
   ·AgBr研究背景及进展第27-28页
   ·其它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探索第28-29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9-30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第29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29-3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0-38页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0-31页
     ·药品及试剂第30页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30-31页
   ·实验内容第31-38页
     ·银/卤化银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1-32页
     ·AgBr/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32-33页
     ·g-C_3N_4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冲击改性第33-34页
     ·TiO_2光催化剂的冲击波掺杂改性第34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34-36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6-38页
第三章 银/卤化银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光催化活性研究第38-47页
   ·最优的制备Ag/AgX工艺的选择第38-45页
     ·溶剂热法制备Ag/AgX工艺讨论第38-40页
     ·滴定法制备Ag/AgX工艺讨论第40-44页
     ·Ag/AgBr不同制备工艺的比较讨论第44页
     ·不同还原方法制备Ag/AgBr比较讨论第44-45页
   ·Ag/AgBr光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AgBr/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研究第47-55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47-50页
     ·XRD表征第47-48页
     ·TEM表征第48-49页
     ·UV-vis表征第49-50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50-52页
     ·复合前后光催化剂的活性考察第50-51页
     ·AgBr/TiO_2催化剂中AgBr含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AgBr/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其它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探索第55-64页
   ·g-C_3N_4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冲击改性第55-57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5-56页
     ·可见光活性评价第56-57页
     ·小结第57页
   ·TiO_2光催化剂的冲击波掺杂改性第57-61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8-60页
     ·可见光催化活性评价第60-61页
     ·小结第61页
   ·不同相变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第61-64页
     ·XRD表征第61-62页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1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导师和作者简介第73-74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取代二苯胺和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碱溶性超支化有机硅光敏预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