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IGBT 串联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IGBT 串联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IGBT 串联均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5-16页 |
·基于扩大Miller 电容的栅极侧均压控制方案 | 第16-17页 |
·基于驱动同步的栅极侧均压控制方案 | 第17-18页 |
·基于有源控制的栅极侧均压控制方案 | 第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有源箝位”均压技术 | 第20-33页 |
·前言 | 第20页 |
·基于稳压二极管、Miller 电容的“有源箝位”方案 | 第20-24页 |
·原理分析 | 第20-21页 |
·仿真分析 | 第21-22页 |
·实验分析 | 第22-24页 |
·设计要点与结论 | 第24页 |
·基于电阻、电容、二极管的“有源箝位”方案 | 第24-29页 |
·原理分析 | 第24-27页 |
·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实验分析 | 第28页 |
·设计要点与结论 | 第28-29页 |
·新型“有源箝位”方案 | 第29-32页 |
·原理分析 | 第29页 |
·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实验分析 | 第31页 |
·设计要点与结论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多环AVC 驱动系统. | 第33-47页 |
·传统单环AVC 驱动电路 | 第33-35页 |
·单环AVC 驱动电路原理分析 | 第33页 |
·单环AVC 驱动系统Saber 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页 |
·级联式AVC 驱动系统 | 第35-45页 |
·级联式AVC 驱动系统电路原理分析 | 第35-36页 |
·级联式AVC 驱动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 第36-41页 |
·级联式AVC 系统各环节的小信号模型 | 第36-38页 |
·IGBT 运行工作点的选择. | 第38-39页 |
·IGBT 小信号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39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基于Saber 的级联式AVC 驱动电路仿真 | 第41-44页 |
·单管驱动仿真 | 第41-43页 |
·双管串联驱动仿真 | 第43-44页 |
·实验分析 | 第44-45页 |
·融入AVC 驱动的短路或过流保护电路简图 | 第44页 |
·试验电路简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FPGA 控制的级联式AVC 驱动参考信号发生及其优化电路 | 第47-57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参考信号发生及优化电路原理与优化方法分析 | 第48-54页 |
·FPGA 系统简介 | 第48-50页 |
·参考信号发生电路 | 第50页 |
·二极管反向恢复检测电路 | 第50-52页 |
·级联AVC 电压外环误差电压检测电路 | 第52-54页 |
·仿真试验分析 | 第54-56页 |
·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实验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基于IGBT 串联的高压DCDC 辅助电源设计 | 第57-69页 |
·高压DCDC 辅助电源技术条件 | 第57-59页 |
·高压DCDC 辅助电源输入输出特性 | 第57-58页 |
·高压DCDC 辅助电源性能要求 | 第58-59页 |
·高压DCDC 辅助电源方案 | 第59页 |
·基于IGBT 串联的Buck 变换器电路设计 | 第59-66页 |
·串联Buck 主电路和驱动电路 | 第59-60页 |
·串联Buck 控制电路 | 第60-66页 |
·PWM 控制芯片M51995 简介 | 第60-65页 |
·M51995 控制电路简介 | 第65-66页 |
·实验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总结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