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23页 |
1 西医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概念 | 第11页 |
·发病机制 | 第11-14页 |
·西医治疗进展 | 第14-18页 |
2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 第18-23页 |
·中医对脓毒症辨证体系的认识 | 第18-19页 |
·脓毒症的中医论治 | 第19-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3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3-24页 |
·资料来源 | 第23页 |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剔除标准 | 第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设计方案 | 第24页 |
·随机抽样 | 第24-25页 |
·治疗方案 | 第25页 |
·观察项目及指标 | 第25-26页 |
·疗效判定指标 | 第26页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26页 |
3 临床资料及结果 | 第26-33页 |
·一般临床资料 | 第26页 |
·样本同质性研究 | 第26-28页 |
·结果 | 第28-3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3-39页 |
1 通腑活血法治疗脓毒症的理论基础 | 第33页 |
2 选方桃核承气汤的依据 | 第33-35页 |
3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5-38页 |
·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 第35页 |
·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PCT的影响 | 第35页 |
·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体温的影响 | 第35-36页 |
·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白细胞的影响 | 第36页 |
·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 第38页 |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 | 第38页 |
4 结论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附录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