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1页 |
1 理论渊源 | 第11页 |
2 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 | 第11-14页 |
·脾胃的生理功能 | 第11-12页 |
·脾胃的病理关系 | 第12-13页 |
·脾胃失调的病因及转归 | 第13-14页 |
3 仲景重视脾胃思想 | 第14-15页 |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 第14页 |
·选方用药,以脾胃为枢 | 第14页 |
·治病用药,固护脾胃 | 第14-15页 |
·方后调护,重在脾胃 | 第15页 |
4 仲景调和脾胃思想 | 第15-18页 |
·和法的概念 | 第15-16页 |
·调和脾胃法的定义 | 第16页 |
·仲景调和脾胃思想的体现 | 第16-18页 |
5 后世对调和脾胃思想的发挥 | 第18-21页 |
·李东垣温阳升脾说 | 第18-20页 |
·叶天士滋阴降胃说 | 第20页 |
·李中梓脾为后天之本说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现代研究 | 第21-26页 |
1 调和脾胃法在临床各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2 统计分析 | 第23-26页 |
第三部分 导师应用调和脾胃法经验总结 | 第26-29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