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种子质量标准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7-17页 |
·红芪的特征特性 | 第7-8页 |
·药材性状特征 | 第7页 |
·植物学特征 | 第7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7页 |
·红芪的资源分布 | 第7-8页 |
·红芪的综合利用 | 第8页 |
·红芪的化学成分 | 第8页 |
·综合利用 | 第8页 |
·红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7页 |
·种子发芽特性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种子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7-24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第三章 红芪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 第24-36页 |
·红芪种子吸水规律 | 第24-25页 |
·不同温度条件下红芪种子的萌发特性 | 第25-29页 |
·不同处理红芪种子的萌发特性 | 第29-32页 |
·不同成熟度红芪种子的萌发特性 | 第32-3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红芪种子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36-43页 |
·种子形态特征 | 第36页 |
·种子显微结构 | 第36页 |
·种子净度测定分析 | 第36-37页 |
·种子千粒重测定分析 | 第37-38页 |
·种子含水量测定分析 | 第38页 |
·种子活力的测定分析 | 第38-39页 |
·病虫害监测分析 | 第39页 |
·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 | 第39-40页 |
·红芪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初步制定 | 第40-4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红芪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的研究 | 第43-50页 |
·红芪染色体制片技术 | 第43-45页 |
·红芪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 第45-4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导师简介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