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绪论第12-16页
 (一)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背景第12-13页
 (二) 公民个人信息概述第13-16页
  1. 公民个人信息的含义第13页
  2. 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第13-14页
  3. 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第14-15页
  4. 公民个人信息与隐私的关系第15-16页
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若干疑难问题分析第16-25页
 (一) 对本罪行为方式“非法提供”的正确理解第16-17页
 (二) 关于“人肉搜索”行为的定性第17-19页
  1. “人肉搜索”的定义和特征第17页
  2. “人肉搜索”行为的定性第17-19页
 (三) 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第19-20页
 (四) 本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第20-21页
  1. 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与非法提供信用卡资料罪的界限第20-21页
  2. 本罪与非法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第21页
 (五) 本罪的罪数问题第21-23页
  1. 本罪与非法提供信用卡资料罪的竞合问题第21页
  2. 本罪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竞合问题第21-22页
  3. 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竞合问题第22-23页
 (六) 关于用私力救济来补充该罪公力救济的思考第23-25页
  1. 私力救济的概念和特点第23页
  2. 本罪公力救济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3. 对于泄漏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何运用私力救济第24-25页
三、本罪的立法疏失及完善第25-30页
 (一)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经验第25-27页
  1. 美国第25-26页
  2. 法国第26页
  3. 日本第26-27页
 (二) 本罪的立法疏失第27-28页
  1. 本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明确的界定第27页
  2. 本罪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第27页
  3. 我国没有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法律规范第27-28页
  4. 公共机构与信息主体之间的权利失衡第28页
 (三)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建议第28-30页
  1. 尽快完善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第28页
  2. 通过两高的司法解释对概念中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楚的部分进行明确的规定第28-29页
  3. 相关立法部门明确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第29页
  4. 建议相关立法部门制定有效的监督救济机制对公民个人信息形成全方位的保护第29-30页
结语第30-31页
致谢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下一篇:刑讯逼供罪探析--陕西高中生徐梗荣猝死公安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