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我国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人格否认制度概述第13-19页
 (一) 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及特征第13-15页
  1. 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前提是公司具备独立法人人格第13-14页
  2.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14页
  3. 人格否认制度的效力范围仅限于特定的法律关系第14页
  4. 人格否认制度的性质属于对公司人格被滥用的事后救济第14-15页
 (二) 国外关于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践与启示第15-19页
  1. 英美法系对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践第15-16页
  2. 大陆法系对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践第16-18页
  3. 比较与借鉴第18-19页
二、我国对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与适用第19-23页
 (一) 我国对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第19页
 (二) 我国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不正当使用及危害第19-21页
  1. 公司人格否认规则运用谨小慎微第20页
  2. 人格否认制度被滥用第20-21页
 (三) 我国人格否认制度不能准确适用的原因第21-23页
  1. 我国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第21-22页
  2. 我国缺乏人格否认制度的统一适用标准第22页
  3. 我国落后的司法现状第22-23页
三、人格否认制度的正确适用的对策性分析第23-35页
 (一) 树立慎重适用人格否认制度的原则第23-24页
  1. 穷尽救济原则第23页
  2. 被动适用原则第23-24页
  3. 实际有效原则第24页
 (二) 严格把握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构成要件第24-29页
  1. 行为要件第25-27页
  2. 主观要件第27-28页
  3. 结果要件第28-29页
 (三) 规范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程序第29-32页
  1. 严格控制当事人的范围第29-30页
  2.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第30-31页
  3. 禁止法官以依职权主动做出否认公司人格的判决第31页
  4. 禁止人格否认制度在执行程序的直接适用第31-32页
  5. 界定股东与公司的连带责任第32页
 (四) 提升法官素质,进行案例指导第32-33页
  1. 严格挑选法官,审理公司案件专业化第32-33页
  2. 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和监督职能第33页
 (五) 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人格否认制度的使用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商业特许经营被许可人法律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