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 第13-14页 |
·激励定义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外专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理论的研究 | 第15-21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6-18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8-19页 |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的研究 | 第21-22页 |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中小学教师激励的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研究过程 | 第26-32页 |
·问卷相关说明以及回收情况 | 第26-27页 |
·问卷内容 | 第26页 |
·样本结构 | 第26-27页 |
·因子分析 | 第27-30页 |
·巴特利特球形和KMO 检验 | 第27-28页 |
·因子个数 | 第28-29页 |
·因子结构 | 第29-30页 |
·因子命名 | 第30页 |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0-32页 |
·信度分析 | 第30-31页 |
·效度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32-53页 |
·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5页 |
·人口特征变量在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上的差异研究 | 第35-46页 |
·性别对于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 第35-38页 |
·年龄对于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方差检验 | 第38-41页 |
·学历对于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方差检验 | 第41-42页 |
·工作年限对于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方差检验 | 第42-44页 |
·职务职称对于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方差检验 | 第44-46页 |
·机关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异同 | 第46-53页 |
·机关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相同点 | 第46-47页 |
·机关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偏好选择的不同点 | 第47-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65页 |
·结论 | 第53-58页 |
·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最重视“社交与尊重需要”类的激励措施 | 第53-54页 |
·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对于“自我实现需要”类的选择偏好是普遍存在的 | 第54页 |
·性别、年龄等人口特征统计量对于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激励措施的选择偏好是有影响的 | 第54-56页 |
·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在激励措施选择偏好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 第56-58页 |
·建议 | 第58-64页 |
·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 第58-59页 |
·必须制定与员工激励措施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制度 | 第59-60页 |
·确定机关公务员与中小学教师各自的激励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 第60-64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