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导论 | 第12-21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三、本文的内容及结构 | 第17-18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一章 控股公司控制权的基本范畴 | 第21-45页 |
第一节 控股公司概述 | 第21-27页 |
一、控股公司概念之厘定 | 第21-24页 |
二、控股公司的基本法律特征 | 第24-25页 |
三、控股公司与相关企业形态的比较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公司控制权的争鸣与重构 | 第27-36页 |
一、公司控制权性质研究评述 | 第27-33页 |
二、公司控制权的权利范式诠释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公司控制权与相似概念的厘定 | 第36-39页 |
一、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控制 | 第36-37页 |
二、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经营管理权 | 第37-38页 |
三、公司控制权与控股权 | 第38-39页 |
第四节 公司控制权的发展趋势 | 第39-45页 |
一、公司控制权之独立化 | 第40-42页 |
二、公司控制权之工具化 | 第42-43页 |
三、公司控制权之制度化 | 第43-45页 |
第二章 控股公司控制权的法律困境及理论基础 | 第45-65页 |
第一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与公司基本原则的冲突 | 第45-49页 |
一、控股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独立人格原则的冲突 | 第46-47页 |
二、控股公司控制权与有限责任原则的冲突 | 第47-48页 |
三、控股公司控制权与股权平等原则的冲突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法理念的融合 | 第49-55页 |
一、公司控制权与公司属性的兼容性 | 第49-52页 |
二、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法人本质理论的兼容性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55-60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 | 第55-56页 |
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56-57页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57-58页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58-60页 |
第四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原则 | 第60-65页 |
一、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正当性原则 | 第60-62页 |
二、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公平性原则 | 第62-64页 |
三、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效率性原则 | 第64-65页 |
第三章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基本框架 | 第65-81页 |
第一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比较法考察 | 第65-75页 |
一、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之传统模式 | 第66-70页 |
二、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之双重模式 | 第70-74页 |
三、两种模式的宏观反思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74-75页 |
第二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 | 第75-81页 |
一、对一般控制行为的原则性规定:诚信义务与限权 | 第76-78页 |
二、对典型控制行为的具体性规定:类型化研究 | 第78-79页 |
三、控股公司控制权滥用的司法规制:救济机制的构造 | 第79-81页 |
第四章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原则性规定 | 第81-114页 |
第一节 控股公司诚信义务的承担 | 第81-104页 |
一、控股公司诚信义务的法理思辨 | 第81-89页 |
二、控股公司诚信义务性质与内涵探究 | 第89-100页 |
三、我国控股公司诚信义务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100-104页 |
第二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的限制:以表决权限制为中心 | 第104-114页 |
一、控股公司表决权的排除 | 第104-108页 |
二、控股公司与从属公司相互持股的限制 | 第108-111页 |
三、我国控股公司控制权限制制度的完善 | 第111-114页 |
第五章 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的类型化研究 | 第114-149页 |
第一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在关联交易中的法律规制 | 第114-124页 |
一、控股公司控制权在关联交易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14-117页 |
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认定标准:公平性要求 | 第117-120页 |
三、我国控股公司关联交易法律规范的反思与完善 | 第120-124页 |
第二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在挤出合并中的法律规制 | 第124-133页 |
一、挤出合并的一般概述 | 第124-126页 |
二、控股公司控制权在挤出合并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26-127页 |
三、控股公司控制权在挤出合并中的规制路径 | 第127-130页 |
四、我国引进挤出合并制度的理想与现实 | 第130-133页 |
第三节 控股公司控制权在公司机会规则中的法律规制 | 第133-149页 |
一、公司机会规则的一般理论 | 第133-135页 |
二、控股公司控制权在公司机会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35-136页 |
三、公司机会规则认定标准的嬗变与启示 | 第136-141页 |
四、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检视与完善 | 第141-149页 |
第六章 控股公司控制权失范的救济机制 | 第149-181页 |
第一节 对从属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法律救济 | 第149-160页 |
一、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一般的救济路径 | 第149-152页 |
二、公司决议瑕疵之诉:具体的救济路径 | 第152-155页 |
三、公司解散之诉:最终的救济路径 | 第155-160页 |
第二节 对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法律救济 | 第160-174页 |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及其衍生原则 | 第161-171页 |
二、责任代偿理论与适格的事实康采恩:举证责任的重构 | 第171-174页 |
第三节 反思与重构:我国现有相关救济制度的检视 | 第174-181页 |
一、我国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4-177页 |
二、完善我国相关救济制度的思考 | 第177-181页 |
结论 | 第181-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91页 |
后记 | 第191-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