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胶比下硬化水泥浆强度特性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绪论第16-25页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6-18页
        1.1.1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2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1.2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8-23页
        1.2.1水灰(胶)比对硬化水泥浆强度影响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2矿物掺合料对硬化水泥浆强度影响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3硬化水泥浆水化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原材料、实验方案及方法第25-37页
    2.1原材料第25-26页
        (1)水泥(PC)第25页
        (2)粉煤灰(FA)第25-26页
        (3)拌合水第26页
        (4)减水剂(PS)第26页
    2.2实验设计第26-27页
    2.3试验方法第27-34页
        2.3.1抗压强度第27页
        2.3.2终止水化实验第27-28页
        2.3.3化学结合水测定法第28-29页
        2.3.4CT量化水化程度第29-34页
    2.4主要实验仪器第34-37页
第三章低水灰比纯水泥浆强度特性第37-50页
    3.1实验方案第37-38页
    3.2试验结果第38-39页
    3.3分析与讨论第39-48页
        3.3.1标准养护下硬化水泥浆强度特性第39-40页
        3.3.2封闭养护下硬化浆体强度特性第40-44页
        3.3.3不同养护下硬化水泥浆水化发展进程第44-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低水胶比粉煤灰水泥浆强度特性第50-66页
    4.1实验方案第50-52页
    4.2试验结果第52-55页
    4.3分析与讨论第55-64页
        4.3.1标准养护下粉煤灰水泥浆强度变化第55-58页
        4.3.2封闭养护下粉煤灰水泥浆强度变化第58-61页
        4.3.3不同养护下粉煤灰水泥浆水化发展进程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CT微观结构研究第66-74页
    5.1纳米CT扫描及实验意义第66-67页
    5.2CT试件的制备及试验方案第67-68页
    5.3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8-73页
        5.3.1二维图形分析第68-69页
        5.3.2图像阈值的确定第69-70页
        5.3.3三维图像分析第70-72页
        5.3.4水化程度分析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结论第74-75页
    6.2创新点第75页
    6.3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细观尺度的聚合物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纤维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