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世界排放法规的三大体系 | 第10-13页 |
| ·美国排放体系 | 第11页 |
| ·日本排放体系 | 第11页 |
| ·欧洲排放体系 | 第11-12页 |
| ·我国汽车排放法规 | 第12-13页 |
| ·降低柴油机排放物的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SCR总体控制策略研究 | 第17-28页 |
| ·SCR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7-22页 |
| ·柴油机SCR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 ·SCR系统降低NO_x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2页 |
| ·欧Ⅳ柴油机SCR控制方法设计 | 第22-25页 |
| ·SCR系统的设计功能要求 | 第22页 |
| ·SCR系统控制方法设计 | 第22-25页 |
| ·SCR系统的热管理控制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SCR系统中对尿素计量喷射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28-46页 |
| ·SCR系统尿素溶液喷射稳态控制模块 | 第28-30页 |
| ·柴油机排气中氮氧化物NO_x的质量流量的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 ·氨需求量的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 ·尿素水溶液需求量的计算模型 | 第30页 |
| ·SCR系统EGP床体排气温度修正 | 第30-32页 |
| ·柴油机从排温低工况到排温高工况变化时 | 第31页 |
| ·柴油机从排温高工况到排温低工况变化时 | 第31-32页 |
| ·SCR系统中EGP的储氨修正 | 第32-37页 |
| ·SCR系统尿素计量喷射控制 | 第37-45页 |
| ·尿素泵的系统组成结构 | 第37-38页 |
| ·尿素泵尿素溶液喷射系统控制结构 | 第38-39页 |
| ·尿素泵待机阶段 | 第39页 |
| ·尿素泵压力控制阶段 | 第39-42页 |
| ·尿素溶液计量喷射阶段 | 第42-44页 |
| ·尿素泵反吹阶段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柴油机SCR系统的试验研究 | 第46-62页 |
| ·试验方法介绍 | 第46-50页 |
| ·ESC试验方法介绍 | 第46-47页 |
| ·ETC试验方法介绍 | 第47-48页 |
| ·柴油机尾气中气态污染物的计算 | 第48-50页 |
| ·柴油机SCR系统试验对象、设备及条件 | 第50-52页 |
| ·试验柴油机详细参数 | 第50-51页 |
| ·试验设备 | 第51-52页 |
| ·试验条件 | 第52页 |
| ·欧Ⅳ柴油机排放试验 | 第52-61页 |
| ·ESC试验过程 | 第53-54页 |
| ·ESC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 ·ETC试验过程 | 第57-58页 |
| ·ETC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欧Ⅳ柴油机SCR系统中的OBD的应用 | 第62-70页 |
| ·车用OBD系统的介绍 | 第62-63页 |
| ·柴油机中车载诊断系统OBD的要求 | 第63-64页 |
| ·车载诊断系统的监测策略研究 | 第64页 |
| ·OBD在SCR系统的监测诊断 | 第64-65页 |
| ·NO_x的排放监测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