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解码中继的IR-UWB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基于协作分集的IR-UWB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1-12页
   ·论文结构第12-14页
第2章 超宽带技术简介第14-25页
   ·引言第14页
   ·超宽带的基本概念第14-16页
     ·超宽带的定义第14-16页
     ·超宽带短距离实现的两大方案第16页
   ·超宽带的技术特点第16-18页
   ·超宽带高斯脉冲第18-21页
     ·脉冲形成因子α 对高斯脉冲及其功率谱密度的影响第18-19页
     ·讨论高斯导数的阶数对其ESD的影响第19-21页
   ·超宽带信号第21-24页
     ·跳时超宽带信号的产生第21-22页
     ·直接序列超宽带信号的产生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协作分集技术第25-36页
   ·引言第25页
   ·分集的基本原理第25-29页
     ·传统分集技术原理第25-27页
     ·合并方式第27-29页
   ·协作分集的提出第29-31页
   ·协作分集的分类第31-34页
     ·放大中继(AF)第31-32页
     ·解码中继(DF)第32-33页
     ·编码协作(CC)第33-34页
   ·引入解码中继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第34页
     ·IR-UWB系统中引入解码中继协作的优点第34页
     ·存在的问题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4章 基于解码中继的IR-UWB系统的性能分析第36-55页
   ·引言第36页
   ·IEEE802.15.3a信道模型第36-40页
   ·对数正态随机变量和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第40-44页
     ·对数正态随机变量的建模第40页
     ·对数正态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的拟合第40-44页
   ·解码中继协作模式在超宽带系统中的应用第44-50页
     ·非协作IR-UWB系统第44-48页
     ·协作IR-UWB系统第48-50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0-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264视频编码器帧内预测硬件结构设计
下一篇:延迟容忍网络包裹层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