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概述 | 第18-26页 |
·破产重整中多元化立法目标与债权人利益之衡平 | 第19-21页 |
·多元化立法目标之反思 | 第19-20页 |
·重整制度中多方参与主体及其利益冲突 | 第20-21页 |
·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状态的考察 | 第21-22页 |
·债权人利益在重整制度中的地位 | 第21-22页 |
·债权人意思自治受到法院强制批准的限制 | 第22页 |
·保护债权人利益是重整制度的必要任务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重整程序启动阶段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26-39页 |
·重整程序启动要件的限制 | 第27-32页 |
·重整程序启动资格 | 第27-29页 |
·重整程序启动前提条件 | 第29-32页 |
·重整程序启动的审查制度 | 第32-35页 |
·法院审查制度 | 第32-33页 |
·行政机关和其他有关机构的征询制度 | 第33-34页 |
·检查人选任制度 | 第34-35页 |
·临时保全措施及完善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重整期间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39-54页 |
·继续营业机构的管理 | 第39-41页 |
·对有担保物权的限制与保护 | 第41-45页 |
·对有担保物权的限制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对有担保物权的保护 | 第42-45页 |
·对优先权的保护 | 第45-48页 |
·对劳动债权的保护 | 第46-47页 |
·对税收债权的处置与保护 | 第47-48页 |
·对无担保债权的保护 | 第48-53页 |
·对无担保债权处置与保护的一般性原则 | 第48-49页 |
·对待履行合同的处置与保护 | 第49-50页 |
·对新生债权的处置与保护 | 第50-52页 |
·对小额债权的保护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重整计划中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54-73页 |
·重整计划的提出主体 | 第54-55页 |
·重整计划表决时的标准和规则 | 第55-59页 |
·重整计划草案表决的分组规则 | 第56-58页 |
·重整计划的表决及通过标准 | 第58-59页 |
·重整计划表决时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59-63页 |
·信息披露原则 | 第59-61页 |
·可行性标准 | 第61-62页 |
·听证会制度 | 第62-63页 |
·法院的批准制度及完善 | 第63-68页 |
·债权人最大利益原则 | 第64-65页 |
·最低限度接受原则 | 第65页 |
·绝对优先原则 | 第65-68页 |
·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 | 第68-71页 |
·重整计划的执行人 | 第68-70页 |
·重整执行的监督模式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我国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评析 | 第73-77页 |
·我国破产重整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73-74页 |
·对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建议与完善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