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演化预测预警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内外边坡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依托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第26-30页 |
·工程概况 | 第26-27页 |
·左岸坝肩边坡地形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左岸坝肩边坡开挖支护设计 | 第28页 |
·左岸坝肩边坡稳定问题 | 第28-30页 |
3 基于工程类比的预警方法与预警指标研究 | 第30-73页 |
·典型滑坡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 | 第30-49页 |
·典型滑坡预报判据 | 第30-35页 |
·岩质边坡失稳前观测数据调研 | 第35-49页 |
·滑坡数据库的建立 | 第49-50页 |
·滑坡实例推理系统 | 第50-54页 |
·实例推理原理简介 | 第50页 |
·滑坡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50-53页 |
·搜索相似滑坡实例 | 第53-54页 |
·滑坡预警判据及其修正模型 | 第54-57页 |
·模糊集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 第54-55页 |
·边坡预警指标修正的综合评判模型 | 第55-57页 |
·基于工程类比的锦屏一级电站左岸边坡预警判据 | 第57-70页 |
·锦屏一级电站左岸边坡相似实例分析 | 第57-58页 |
·锦屏一级电站左岸边坡初步预警判据 | 第58-61页 |
·锦屏一级电站左岸边坡预警判据修正 | 第61-70页 |
·锦屏一级电站左岸边坡变形阶段与稳定性判别 | 第70-73页 |
4 基于监测信息的预警方法与预警指标研究 | 第73-99页 |
·监测数据分析与误差处理 | 第73-74页 |
·监测数据的预测模型 | 第74-86页 |
·常规的预测模型 | 第74-77页 |
·考虑变形成因机制的预测模型 | 第77-82页 |
·不同预测模型的结果比较 | 第82-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基于监测信息趋势分析的预警指标研究 | 第86-99页 |
·宏观及定性预警指标研究 | 第86-87页 |
·位移加速度预警指标研究 | 第87-93页 |
·位移过程线切线角预警指标研究 | 第93-94页 |
·位移矢量方位角及倾伏角预警指标研究 | 第94-97页 |
·锚索应力增长速率预警指标研究 | 第97-99页 |
5 基于边坡演化分岔模型的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 第99-125页 |
·基于单状态变量摩擦定律的边坡演化分岔模型 | 第100-110页 |
·单状态变量摩擦定律 | 第100-101页 |
·基于单状态变量摩擦定律的边坡演化分岔模型 | 第101-103页 |
·边坡系统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103-107页 |
·边坡系统的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107-110页 |
·小结 | 第110页 |
·基于双状态变量摩擦定律的边坡演化分岔模型 | 第110-124页 |
·双状态变量摩擦定律 | 第110-112页 |
·基于双状态变量摩擦定律的边坡演化分岔模型 | 第112-113页 |
·边坡系统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113-121页 |
·β_1-β_2参数平面上的非稳定区域 | 第121-123页 |
·小结 | 第123-124页 |
附录 | 第124-125页 |
6 边坡高速破坏阶段的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 第125-138页 |
·高速滑坡发生机理 | 第125-126页 |
·高速滑坡的堆积特征和运动特征 | 第126页 |
·基于条分法的滑坡动力学预测模型 | 第126-133页 |
·基本假定 | 第127-128页 |
·条间力计算 | 第128-130页 |
·下滑力计算 | 第130页 |
·抗滑力计算 | 第130-131页 |
·滑块动力学分析 | 第131-132页 |
·初始条件 | 第132-133页 |
·计算实例 | 第133-137页 |
·工程概况 | 第133-135页 |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135-13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36-137页 |
·小结 | 第137-13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0页 |
·主要结论 | 第138-139页 |
·研究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