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SNP的理论基础 | 第12页 |
| ·SNP的特点 | 第12-13页 |
| ·SNP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SNP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A-6G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 | 第18-22页 |
| ·原发性高血压 | 第18-19页 |
| ·血管紧张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9-20页 |
| ·血管紧张素原与原发性高血压 | 第20-21页 |
| ·血管紧张素基因多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磁性纳米颗粒 | 第22-25页 |
| ·磁性纳米颗粒的特点 | 第22-23页 |
| ·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 | 第23-25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 ·实验设计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 第27-34页 |
| ·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7-30页 |
|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27-29页 |
| ·实验原理 | 第29页 |
| ·γ-Fe_2O_3磁性颗粒的制备 | 第29页 |
| ·γ-Fe_2O_3磁性颗粒的功能化 | 第29-30页 |
| ·表征、检测 | 第30页 |
| ·链霉亲和素修饰的γ-Fe_2O_3磁性颗粒活性检测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 ·磁性颗粒粒径及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31-32页 |
| ·γ-Fe_2O_3磁学性能表征 | 第32页 |
| ·修饰链霉亲和素之后活性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利用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AGT基因的易感性 | 第34-59页 |
| ·研究基础 | 第34-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6-42页 |
| ·样本收集与DNA提取 | 第36-37页 |
| ·PCR扩增引物的设计 | 第37-38页 |
| ·PCR扩增条件优化 | 第38页 |
| ·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 ·探针的设计 | 第39-40页 |
| ·杂交温度的优化 | 第40-41页 |
| ·SNP分型 | 第41页 |
| ·图像扫描与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 ·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2页 |
| ·PCR扩增条件优化结果 | 第42-44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44-45页 |
| ·颗粒定量试验结果 | 第45页 |
| ·杂交温度优化结果 | 第45-47页 |
| ·分型结果 | 第47-49页 |
| ·高通量SNP分型结果 | 第49-53页 |
| ·测序验证 | 第53页 |
| ·统计分析血管紧张素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 | 第53-58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 附录Ⅰ | 第69-70页 |
| 附录Ⅱ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