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及在抗菌彩板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抗菌彩板发展现状 | 第11-20页 |
| ·彩色涂层钢板的基本组成 | 第11-13页 |
| ·抗菌剂的分类 | 第13-18页 |
| ·抗菌彩板国外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 ·抗菌彩板国内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 ·抗菌彩板制备方法 | 第20页 |
| ·抗菌粉体的表面改性 | 第20-24页 |
| ·纳米TiO_2抗菌剂的表面结构 | 第20-21页 |
| ·纳米TiO_2抗菌剂的表面改性 | 第21-24页 |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5页 |
| ·实验主要原料、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7页 |
| ·样品制备 | 第27-28页 |
| ·改性抗菌粉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 ·抗菌彩板的涂膜 | 第28页 |
| ·改性粉体的性能表征 | 第28-30页 |
| ·亲油度值的测定 | 第28页 |
| ·沉降比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 ·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表征 | 第29页 |
| ·粉体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29-30页 |
| ·抗菌彩板物化性能 | 第30-33页 |
| ·色差 | 第30页 |
| ·柔韧性 | 第30-31页 |
| ·MEK | 第31页 |
| ·光泽 | 第31页 |
| ·硬度 | 第31页 |
| ·反向冲击 | 第31-32页 |
| ·耐沸水 | 第32页 |
| ·耐干热 | 第32页 |
| ·耐酸碱 | 第32-33页 |
| ·抗菌彩板表征 | 第33-35页 |
| ·光催化性能表征 | 第33页 |
| ·彩板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33-34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4页 |
| ·能量色散显微分析(EDS)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载银二氧化钛干法改性研究 | 第35-47页 |
| ·改性剂筛选 | 第35-36页 |
| ·硬脂酸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改性粉体性能表征 | 第36-41页 |
| ·粉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 ·粉体SEM和激光粒度分析 | 第37-39页 |
| ·粉体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 ·粉体抗菌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 ·抗菌剂用量对彩板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抗菌剂在卷材涂料中分散性研究 | 第42-46页 |
| ·抗菌剂与卷材涂料的混合方式 | 第42-43页 |
| ·转速对抗菌剂在卷材涂料中分散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搅拌时间对抗菌剂在卷材涂料中分散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抗菌卷材涂料稳定性能的分析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载银二氧化钛湿法改性研究 | 第47-61页 |
| ·改性剂筛选 | 第47页 |
| ·湿法改性条件的优化 | 第47-51页 |
| ·十八烷胺用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改性时间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改性pH值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改性温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改性粉体性能的表征 | 第51-56页 |
| ·粉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 ·粉体SEM和激光粒度分析 | 第52-53页 |
| ·粉体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 ·粉体抗菌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 ·抗菌剂用量对彩板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56页 |
| ·抗菌剂在卷材涂料中分散性研究 | 第56-60页 |
| ·转速对抗菌剂在卷材涂料中分散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搅拌时间对抗菌剂在卷材涂料中分散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抗菌卷材涂料稳定性能的分析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载银二氧化钛抗菌彩板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 | 第61-71页 |
| ·抗菌彩板制备工艺流程 | 第61页 |
| ·抗菌彩板的物理性能 | 第61-67页 |
| ·色差 | 第61-62页 |
| ·柔韧性 | 第62-63页 |
| ·光泽 | 第63页 |
| ·MEK | 第63-64页 |
| ·硬度 | 第64页 |
| ·反向冲击 | 第64-65页 |
| ·耐沸水 | 第65页 |
| ·耐干热 | 第65-66页 |
| ·耐酸碱 | 第66-67页 |
| ·抗菌彩板的光催化性能和持久性能 | 第67-69页 |
| ·抗菌彩板光催化性能 | 第67-68页 |
| ·抗菌彩板持久性能 | 第68-69页 |
| ·抗菌彩板性能表征 | 第69-70页 |
| ·彩板SEM分析 | 第69页 |
| ·彩板能谱分析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抗菌彩板制备中试研究 | 第71-80页 |
| ·中试研究方法 | 第71-74页 |
| ·抗菌彩板研究背景 | 第71页 |
| ·抗菌彩板制备技术路线 | 第71-73页 |
| ·抗菌卷材涂料配置 | 第73-74页 |
| ·中试结果与讨论 | 第74-75页 |
| ·中试结果 | 第74-75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75页 |
| ·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 第75-77页 |
| ·概述 | 第75-76页 |
| ·性能特点 | 第76页 |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76-77页 |
| ·抗菌彩板推广应用的条件 | 第77-8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