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黄连概述 | 第9页 |
·黄连药用研究 | 第9-11页 |
·黄连栽培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土壤因子与作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 第12-18页 |
·土壤因子概述 | 第12页 |
·土壤养分与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12-15页 |
·土壤微生物与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15-16页 |
·土壤pH值、含水量与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16页 |
·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2 研究方案 | 第19-24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0-21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1页 |
·黄连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1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4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1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小檗碱和药根碱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离、培养和计数 | 第23-24页 |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第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4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与比较 | 第24-35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比较 | 第24-25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第25-26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变化 | 第26-29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土壤磷素含量变化 | 第29-31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土壤钾素含量变化 | 第31-34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土壤速效N、P、K比值的变化 | 第34-35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 | 第35-40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细菌/真菌数量(B/F) | 第39-40页 |
·稻连轮作区水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分析 | 第40-41页 |
·稻连轮作区水稻土壤养分分析 | 第40-41页 |
·稻连轮作区水稻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41页 |
·不同黄连栽培模式下及轮作区水稻土壤PH值和含水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不同品系黄连主要生理指标的比较 | 第42-44页 |
·黄连植株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 第42-43页 |
·根茎中小檗碱与药根碱含量 | 第43-44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4-48页 |
·黄连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黄连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5页 |
·稻连轮作栽培模式高产的探究 | 第45-46页 |
·林下栽连模式的改进 | 第46-47页 |
·黄连不同品系植株叶片与根茎的部分生理指标的比较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