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优良杂交子的初步选育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杏鲍菇概述 | 第9-10页 |
·资源分布 | 第9页 |
·营养功效 | 第9页 |
·栽培现状 | 第9-10页 |
·食用菌遗传育种技术 | 第10-13页 |
·人工选择育种 | 第10页 |
·诱变育种 | 第10-11页 |
·杂交育种 | 第11-12页 |
·基因工程育种 | 第12-13页 |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第13页 |
·杂种后代的筛选 | 第13-16页 |
·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 第13-14页 |
·农艺性状观察 | 第14-16页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8页 |
·试验材料及试剂 | 第17-22页 |
·供试菌株 | 第17-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22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8页 |
·优良亲本的筛选 | 第22-25页 |
·单孢杂交 | 第25页 |
·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 | 第25页 |
·杂交菌株的鉴定 | 第25-26页 |
·杂交菌株的初筛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0页 |
·优良亲本的筛选 | 第28-35页 |
·拮抗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栽培试验结果 | 第29-32页 |
·菌丝耐高温能力观察 | 第32-33页 |
·ISSR分析 | 第33-35页 |
·单孢分离及配对杂交结果 | 第35-36页 |
·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结果 | 第36-37页 |
·优良杂交子的初步筛选 | 第37-50页 |
·杂交子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第37-39页 |
·杂交子菌丝耐高温能力观察 | 第39-41页 |
·杂交子满袋期、原基形成与出菇期 | 第41-42页 |
·杂交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2-50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关于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的讨论 | 第50页 |
·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与单孢杂交两种杂交方式的比较 | 第50-51页 |
·关于杏鲍菇菌株主要农艺性状的讨论 | 第51-52页 |
·灰色关联度法在优良杂交子筛选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