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温碱性燃料电池技术的浒苔生物质利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生物质能概况 | 第9-10页 |
1.2.2 生物质能的制备技术 | 第10-12页 |
1.2.3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藻类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藻类生物质能源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2 藻类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 | 第14-16页 |
1.4 生物质水解技术 | 第16-19页 |
1.4.1 液体酸水解 | 第16-17页 |
1.4.2 酶水解 | 第17-18页 |
1.4.3 固体酸水解 | 第18-19页 |
1.5 燃料电池技术 | 第19-22页 |
1.5.1 光助燃料电池(PEC) | 第20-21页 |
1.5.2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 第21-22页 |
1.5.3 碱性燃料电池(AFC) | 第22页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6.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2-23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浒苔生物质的预处理及成分分析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1 海藻材料 | 第2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2.1 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2 灰分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7-29页 |
2.2.4 糖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浒苔生物质水解 | 第31-4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3.2.1 固体酸水解浒苔 | 第32-33页 |
3.2.2 DNS法测定水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 | 第33-34页 |
3.2.3 响应面实验方案的确立 | 第34-35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3.3.1 浒苔水解单因素实验 | 第35-37页 |
3.3.2 响应面分析实验 | 第37-42页 |
3.3.3 催化剂回收利用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浒苔生物质碱性燃料电池产电性能 | 第45-5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45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51页 |
4.2.1 电池的设计参数 | 第46-47页 |
4.2.2 空气阴极的制作 | 第47-48页 |
4.2.3 NQ修饰的泡沫镍阳极的制作 | 第48-49页 |
4.2.4 电化学测试 | 第49-51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4.3.1 不同KOH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2 同浓度葡萄糖和浒苔AFC性能比较 | 第53-54页 |
4.3.3 电池持久性测试 | 第54-55页 |
4.3.4 电池氧化产物的测定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5.2 创新点 | 第58页 |
5.3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