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心律失常论文

FAT10调控钙调蛋白激酶Ⅱ CaMK2D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7-19页
前言第19-24页
第一章 FAT10在不同心肌肥厚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第24-50页
    材料与方法第24-39页
        1.实验材料第24页
        2.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第24-25页
        3.主要试剂及其配置第25-30页
            3.1 主要试剂第25-26页
            3.2 主要试剂配置第26-30页
        4.实验方法第30-39页
            4.1 大鼠无创血压测量第30页
            4.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30-32页
            4.3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第32页
            4.4 细胞总蛋白提取第32-33页
            4.5 组织蛋白提取第33页
            4.6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33页
            4.7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与转印第33-34页
            4.8 蛋白质印记抗体标记与显色第34-35页
            4.9 细胞总RNA提取第35页
            4.10 逆转录PCR第35-36页
            4.11 RT-PCR第36-37页
            4.12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第37-38页
            4.13 组织免疫荧光第38-39页
            4.14 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检索基因表达数据第39页
            4.15 统计学分析第39页
    结果第39-47页
        1.Fat10在心脏中表达第39-41页
        2.FAT10在Ang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模型中表达下降第41页
        3.FAT10在SHR大鼠心脏中表达下降第41-46页
            3.1 验证SHR大鼠的心肌肥厚表型第42-44页
            3.2 检测肥厚心肌中FAT10mRNA与蛋白表达第44-46页
        4.FAT10在其它心肌肥厚模型中的表达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二章 FAT10对体外心肌肥厚的影响与分子机制的研究第50-83页
    材料与方法第50-65页
        1.实验材料第50页
        2.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第50-51页
        3.主要试剂及其配置第51-57页
            3.1 主要试剂第51-53页
            3.2 主要试剂配置第53-57页
        4.实验方法第57-65页
            4.1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第57-58页
            4.2 细胞总蛋白提取第58页
            4.3 组织总蛋白提取第58页
            4.4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58-59页
            4.5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与转印第59-60页
            4.6 蛋白质印记抗体标记与显色第60页
            4.7 细胞总RNA提取第60-61页
            4.8 逆转录PCR第61页
            4.9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第61-62页
            4.10 利用Langendorff灌流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第62-63页
            4.11 细胞免疫荧光第63-64页
            4.12 利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Phalloidin)标记细胞F-actin第64页
            4.13 心肌组织的免疫共沉淀反应第64页
            4.14 心肌组织蛋白质谱分析第64-65页
            4.15 统计分析第65页
    结果第65-79页
        1.过表达FAT10减轻AngII诱导的原代心肌细胞肥大第65-68页
            1.1 过表达FAT10减小AngII诱导的细胞表面积增大第65-66页
            1.2 过表达FAT10抑制肥大心肌中ANF与BNP的合成第66-67页
            1.3 过表达FAT10抑制肥大心肌中MYH7与ACTN1的表达第67-68页
        2.干扰FAT10加重AngII诱导的原代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第68-71页
            2.1 干扰FAT10可增加AngII诱导下的细胞表面积第68-69页
            2.2 干扰FAT10促进肥大心肌中ANF与BNP的合成第69-70页
            2.3 干扰FAT10促进肥大心肌中MYH7与ACTN1的表达第70-71页
        3.串联质谱预测并分析FAT10的相互作用蛋白第71-72页
        4.验证FAT10与CaMK2D的相互作用第72-74页
            4.1 免疫共沉淀证实心肌组织中FAT10与CaMK2D的相互作用第72-73页
            4.2 免疫荧光证实FAT10与CaMK2D在心肌细胞中共定位第73-74页
        5.FAT10影响了CaMK2D的mRNA与蛋白表达与功能第74-79页
            5.1 FAT10对CaMK2D表达的影响第74-75页
            5.2 FAT10对RyR2磷酸化的影响第75-77页
            5.3 干扰FAT10引起的表型依赖于CaMK2D的活性第77-79页
        6.心肌肥厚对FAT10与CaMK2D相互作用的影响第79页
    讨论第79-82页
    结论第82-83页
第三章 FAT10与CaMK2D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第83-121页
    材料与方法第83-106页
        1.实验材料第83页
        2.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第83-84页
        3.主要试剂及其配置第84-89页
            3.1 主要试剂第84-86页
            3.2 主要试剂配置第86-89页
        4.实验方法第89-106页
            4.1 HEK293细胞复苏第89-90页
            4.2 HEK293细胞传代第90页
            4.3 细胞冻存第90-91页
            4.4 HEK293细胞转染(质粒及干扰片段)第91页
            4.5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第91-92页
            4.6 构建Flag-FAT10与Flag-FAT10ΔGG重组质粒第92-97页
                4.6.1 FAT10序列的查找、载体选择与引物设计第92-93页
                4.6.2 FAT10 WT cDNA序列的合成第93-94页
                4.6.3 利用TAKARA公司的凝胶回收试剂盒MiniBEST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 Ver.4.0回收DNA第94页
                4.6.4 双酶切及连接反应第94-95页
                4.6.5 连接产物转化至DH5α菌株第95页
                4.6.6 质粒小提与鉴定第95-96页
                4.6.7 质粒的大量提取第96-97页
            4.7 构建His-CaMK2D与GST-CaMK2D质粒第97-99页
            4.8 CaMK2D分段克隆第99页
            4.9 细胞免疫共沉淀反应第99-100页
            4.10 GST-pulldown第100-101页
            4.11 细胞总蛋白提取第101页
            4.12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101页
            4.13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与转印第101-102页
            4.14 蛋白质印记抗体标记与显色第102-103页
            4.15 细胞总RNA提取第103页
            4.16 逆转录PCR第103-104页
            4.1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第104-105页
            4.18 细胞免疫荧光第105页
            4.19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第105-106页
            4.20 统计方法第106页
    结果第106-117页
        1.FAT10对CaMK2D蛋白表达的影响不依赖蛋白酶体第106-108页
        2.验证FAT10与CaMK2D的外源性相互作用第108-109页
        3.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FAT10与CaMK2D的直接相互作用第109-110页
        4.FAT10影响CaMK2D分子构象第110-112页
        5.FAT10与CaMK2D的结合不依赖UBA6与UBE2Z第112-114页
        6.FAT10与CaMK2D结合区域的鉴定第114-117页
    讨论第117-120页
    结论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0-132页
综述第132-139页
    参考文献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199b-5p和miR-409-3p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药抗生素牛至油注射亚微乳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