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1.5 创新性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19页 |
2.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 第15页 |
2.2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 | 第15-17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 | 第17-19页 |
第3章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及问题 | 第19-25页 |
3.1 概述 | 第19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的运行机理 | 第19-20页 |
3.3 当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的三大因素 | 第20-23页 |
3.4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创新型盈利模式研究 | 第25-45页 |
4.1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创新型盈利模式 | 第25-32页 |
4.2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创新型盈利模式 | 第32-36页 |
4.3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创新型盈利模式 | 第36-40页 |
4.4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创新型盈利模式 | 第40-43页 |
4.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5.1 坚持采用能够动态化管理和评估客户风险的盈利模式 | 第45页 |
5.2 将提供“稀缺性”增值服务作为商业银行私行盈利模式服务的核心 | 第45页 |
5.3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盈利模式 | 第45页 |
5.4 提升盈利模式的资产管理和财富规划能力 | 第45-46页 |
5.5 采取“个性+混合”的盈利模式定价方式 | 第46页 |
5.6 加强监管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