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各种金属材料和构件的焊接论文--金属材料的焊接论文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熔焊焊接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7页
   ·选题意义及背景第12-13页
   ·异种金属焊接性的研究第13-18页
     ·异种金属焊接可能出现的问题第13-15页
     ·镁合金的应用现状第15-16页
     ·铝合金的应用现状第16-17页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连接的必然性第17-18页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第18-23页
     ·纯镁和纯铝的真空扩散焊第18-19页
     ·摩擦焊第19-21页
     ·电弧焊接第21页
     ·激光焊接第21-22页
     ·钎焊第22页
     ·电阻焊第22页
     ·爆炸焊第22-23页
     ·磁脉冲焊第23页
   ·焊接熔池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2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电弧焊焊接性第27-36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7-29页
     ·实验材料第27-28页
     ·焊接设备及实验方法第28页
     ·断口和微观组织分析第28-29页
   ·对接与搭接接头方式工艺比较第29-31页
     ·镁和铝直接TIG对接第29页
     ·镁和铝直接TIG搭焊第29-31页
   ·镁铝电弧焊主要问题分析第31-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镀锡后电弧焊焊接性第36-50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6-39页
     ·实验材料第36-37页
     ·镀层及焊接方法第37-38页
     ·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分析第38-39页
   ·镀层金属的试验第39-42页
     ·镀层金属选择第39-40页
     ·施镀方法第40-41页
     ·实验结果第41-42页
     ·试样强度第42页
   ·镀锡层作用分析第42-48页
     ·镀锡层没有完全消除氧化膜的情况第43-44页
     ·没有锡层的镁铝直接连接第44-45页
     ·镀锡层镁铝连接第45-47页
     ·元素面分析第47-48页
   ·锡镀层电弧搭接工艺探索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性第50-62页
   ·焊接设备及实验方法第50-52页
     ·实验材料第50页
     ·焊接设备及实验方法第50页
     ·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分析第50-52页
   ·激光-TIG复合热源镁铝焊接性第52-56页
     ·复合热源焊接镁板工艺第52-53页
     ·表面成形第53-54页
     ·静载强度第54-55页
     ·显微硬度第55-56页
   ·试样显微组织形貌第56-58页
     ·熔池底部典型组织第56-57页
     ·熔合区组织第57-58页
   ·焊缝区域元素分布第58-60页
   ·熔池搅拌情况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焊接熔池行为分析第62-78页
   ·复合热源搭焊镁铝熔池形成过程物理数学模型第62-68页
     ·物理模型第62-63页
     ·数学模型第63-65页
     ·消去连续性方程第65-66页
     ·差分法离散方程第66-67页
     ·SIMPLE算法第67-68页
     ·主程序方程编写第68页
   ·熔池底部流动行为分析第68-77页
     ·模型第68-70页
     ·模拟结果第70-75页
     ·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6 异种金属镁合金和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热源夹铈搭接工艺第78-94页
   ·焊接设备及实验方法第78-79页
     ·实验材料第78页
     ·焊接设备及实验方法第78页
     ·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分析第78-79页
   ·夹层金属的选择第79-82页
     ·镁合金常用的强化元素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79-81页
     ·夹层金属选择依据第81页
     ·夹层厚度的选择第81-82页
   ·试样金相及断口形貌比较第82-84页
     ·接头金相形貌对比第82-83页
     ·断口分析第83-84页
   ·试样显微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第84-89页
     ·熔池底部典型组织第84-88页
     ·焊缝区域元素分布第88-89页
   ·加入铈的作用分析第89-92页
     ·变质和细化作用第89-90页
     ·合金化作用第90页
     ·改善工艺作用第90页
     ·净化作用第90页
     ·裂纹愈合作用第90-91页
     ·铈增大紊流倾向的圆柱绕流模型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结论第94-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A 主要符号表第101-1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缸套耐磨涂层及界面特性的无损检测研究
下一篇:聚烯烃及聚苯乙烯的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