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1 毛竹简介 | 第13页 |
1.2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4-15页 |
1.2.2 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第15页 |
1.3 植物HD-Zip转录因子概述 | 第15-17页 |
1.3.1 HD-Zip转录因子的结构及分类 | 第15-16页 |
1.3.2 HD-Zip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 | 第16-17页 |
1.4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研究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2 引言 | 第18-20页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35页 |
3.1 研究材料 | 第20-21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3.1.2 菌株和载体 | 第20页 |
3.1.3 酶及试剂 | 第20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3.1.5 引物合成及测序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35页 |
3.2.1 毛竹全基因组HD-Zip转录因子的鉴定 | 第21页 |
3.2.2 毛竹HD-Zip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属性分析 | 第21页 |
3.2.3 毛竹HD-Zip转录因子的命名 | 第21页 |
3.2.4 毛竹HD-Zip转录因子进化树的构建 | 第21页 |
3.2.5 毛竹HD-Zip转录因子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3.2.6 毛竹HD-Zip转录因子保守基序分析 | 第22页 |
3.2.7 毛竹HD-Zip转录因子同源基因对的鉴定及Ka/Ks值的计算 | 第22页 |
3.2.8 毛竹HD-Zip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22页 |
3.2.9 培养基、抗生素和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2-23页 |
3.2.10 毛竹HD-ZipI家族基因干旱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 第23-27页 |
3.2.11 毛竹、拟南芥、水稻和玉米HD-ZipI基因系统发育树比对 | 第27页 |
3.2.12 毛竹PeHDZ45基因的克隆 | 第27-30页 |
3.2.13 PeHDZ45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30页 |
3.2.14 PeHDZ4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30-32页 |
3.2.15 PeHDZ45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 | 第32-3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5-57页 |
4.1 毛竹全基因组HD-Zip转录因子候选基因的确定及命名 | 第35页 |
4.2 毛竹HD-Zip转录因子的进化树关系及基因结构分析 | 第35-38页 |
4.3 毛竹HD-Zip转录因子的保守基序分析 | 第38-39页 |
4.4 毛竹、水稻、玉米和高粱HD-Zip转录因子进化树比较分析 | 第39-42页 |
4.5 毛竹和水稻HD-Zip转录因子基因家族进化模式及分歧时间分析 | 第42页 |
4.6 毛竹HD-Zip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42-47页 |
4.7 毛竹HD-ZipI家族基因干旱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 第47-51页 |
4.8 PeHDZ45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51-53页 |
4.9 PeHDZ45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第53页 |
4.10 PeHDZ4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53-55页 |
4.11 PeHDZ45基因的转录活性分析 | 第55-57页 |
5 讨论 | 第57-60页 |
6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66页 |
附录A:MEME网站搜索得到的所有保守基序 | 第66-67页 |
附录B:保守基序编号、长度以及基序最佳匹配氨基酸序列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