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概念设计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2.1 概念设计的内涵 | 第11-12页 |
1.2.2 概念设计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1.3 概念设计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功能—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功能—行为—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7-21页 |
1.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2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37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TRIZ理论 | 第21-24页 |
2.2.1 TRIZ定义 | 第21-22页 |
2.2.2 TRIZ的体系结构 | 第22-23页 |
2.2.3 TRIZ解决问题流程 | 第23-24页 |
2.3 产品功能设计 | 第24-32页 |
2.3.1 产品功能的概念 | 第24页 |
2.3.2 产品功能的描述 | 第24-27页 |
2.3.3 产品功能的分类 | 第27-29页 |
2.3.3.1 面向功能结构表达的功能分类 | 第27页 |
2.3.3.2 面向功能结构设计的功能分类 | 第27-29页 |
2.3.4 产品功能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4 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 第32-35页 |
2.4.1 功能—结构映射模型 | 第32-34页 |
2.4.2 功能—行为—结构映射模型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链推理技术 | 第37-5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基于物理量的功能表达 | 第37-42页 |
3.2.1 物理量与功能 | 第37-39页 |
3.2.2 基于物理量的功能模型 | 第39-40页 |
3.2.3 基于物理量的功能模式 | 第40-42页 |
3.3 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链推理方法 | 第42-47页 |
3.4 实例应用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基于物理定律推理的功能—结构映射 | 第52-6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物理定律与物理效应 | 第52-55页 |
4.2.1 物理定律 | 第52-53页 |
4.2.2 物理效应 | 第53页 |
4.2.3 基于物理定律的物理效应分类 | 第53-55页 |
4.3 基于物理定律的FBS模型 | 第55-60页 |
4.3.1 基于物理定律推理的基本映射单元 | 第56-59页 |
4.3.2 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结构建立与优化 | 第59-60页 |
4.4 基于物理定律的功能设计过程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的创新设计 | 第64-76页 |
5.1 引言 | 第64-65页 |
5.2 基于物理定律的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功能设计过程 | 第65-70页 |
5.2.1 明确设计任务、确定自动扣圈机的总功能 | 第65页 |
5.2.2 确定自动扣圈机主功能与主效应链 | 第65-66页 |
5.2.3 基于物理定律自动扣圈机功能结构的建立 | 第66-68页 |
5.2.4 自动扣圈机功能结构优化 | 第68-69页 |
5.2.5 自动扣圈机原理解的构建 | 第69-70页 |
5.3 纽扣电池自动扣圈机详细设计与样机试制 | 第70-75页 |
5.3.1 自动扣圈机的详细设计 | 第70-74页 |
5.3.2 自动扣圈机的样机试制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