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量直播机结构设计及其开沟性能研究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作物直播机械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1.2.1 直播机类型与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水稻精量直播机总体结构设计 | 第20-26页 |
2.1 水稻播种农艺对直播机械的技术要求研究 | 第20-21页 |
2.1.1 水稻直播农艺要求研究 | 第20页 |
2.1.2 生产中对机械所能满足的功能要求分析 | 第20-21页 |
2.2 整机方案设计和各部件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2.1 整机设计方案 | 第21-22页 |
2.2.2 各部件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3 主要技术参数和动力传动设计 | 第23-25页 |
2.3.1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3页 |
2.3.2 动力选型 | 第23-24页 |
2.3.3 传动设计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播种机其它关键部件设计、选型与确定 | 第26-42页 |
3.1 排种器类型与参数选定 | 第26-27页 |
3.1.1 排种器类型 | 第26-27页 |
3.1.2 排种器选型与参数确定 | 第27页 |
3.2 机架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 第27-33页 |
3.2.1 结构尺寸 | 第27-28页 |
3.2.2 基于ansys的静力学和模态分析 | 第28-33页 |
3.3 仿形结构的选定与计算 | 第33-36页 |
3.3.1 仿形结构选定 | 第34页 |
3.3.2 仿形结构的实现 | 第34-36页 |
3.4 推拉装置的设计 | 第36-37页 |
3.5 镇压装置的设计 | 第37-40页 |
3.5.1 镇压轮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3.5.2 镇压轮设计与建模 | 第39-40页 |
3.6 地轮轮胎滑移分析及选型 | 第40-41页 |
3.6.1 地轮滑移率 | 第40页 |
3.6.2 轮胎选型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开沟器高速开沟性能试验研究 | 第42-62页 |
4.1 土槽试验开沟器的选定 | 第42-44页 |
4.1.1 开沟器类型简介 | 第42-43页 |
4.1.2 试验选用的开沟器确定 | 第43-44页 |
4.2 土壤参数的测定 | 第44-50页 |
4.2.1 土槽情况简介 | 第44页 |
4.2.2 土壤物理参数的测定 | 第44-50页 |
4.3 土槽开沟试验 | 第50-54页 |
4.3.1 土槽试验车 | 第51页 |
4.3.2 制定试验方案 | 第51-52页 |
4.3.3 连接机架与开沟器 | 第52-53页 |
4.3.4 调节开沟深度 | 第53页 |
4.3.5 设定开沟速度 | 第53页 |
4.3.6 记录试验数据 | 第53-54页 |
4.4 开沟阻力与沟宽的数据分析 | 第54-60页 |
4.4.1 数据采集区间的设定 | 第54页 |
4.4.2 箭铲式开沟器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3 锄铲式开沟器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4.4.4 双圆盘开沟器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基于edem的开沟过程离散元仿真分析 | 第62-76页 |
5.1 三维建模与开沟过程分析 | 第62-65页 |
5.1.1 三维建模 | 第62-63页 |
5.1.2 水稻种子下落过程分析 | 第63-64页 |
5.1.3 开沟器开沟过程分析 | 第64-65页 |
5.2 两种开沟器基于edem的仿真分析 | 第65-73页 |
5.2.1 离散元法及应用简介 | 第65页 |
5.2.2 基于edem的开沟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65-73页 |
5.2.3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