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中国工业产能过剩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2.1 产能过剩的涵义第11-13页
        1.2.2 产能过剩的成因第13-16页
        1.2.3 产能过剩的判定第16-19页
        1.2.4 总体评价第19-20页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20-21页
        1.3.1 研究思路第20页
        1.3.2 结构安排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21-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1页
        1.4.2 本文创新之处第21-23页
第2章 基于粗糙集的产能过剩评价模型构建第23-32页
    2.1 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第23-25页
        2.1.1 常用产能过剩评价方法的评述第23-24页
        2.1.2 粗糙集方法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第24-25页
    2.2 粗糙集理论的相关概念第25-27页
    2.3 基于粗糙集的产能过剩评价模型第27-31页
        2.3.1 产能过剩评价中的连续属性数据离散化处理第27-28页
        2.3.2 产能过剩评价指标集约简第28-29页
        2.3.3 产能过剩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第29-30页
        2.3.4 产能过剩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工业行业产能过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2-37页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2-33页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我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度量第37-49页
    4.1 产能利用率测度方法比较第37-38页
    4.2 基于协整方法求产能利用率的理论基础及模型第38-39页
    4.3 分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度量第39-48页
        4.3.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39-41页
        4.3.2 数据说明及处理第41-42页
        4.3.3 产能利用率的度量第42-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我国工业产能过剩评价实证分析第49-67页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49页
    5.2 数据说明和处理第49-50页
    5.3 实证分析第50-62页
        5.3.1 数据离散化处理第50-52页
        5.3.2 指标约简第52-53页
        5.3.3 计算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相对权重第53-57页
        5.3.4 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第57-60页
        5.3.5 计算综合评价值第60-62页
    5.4 模型结果分析第62-64页
    5.5 对策建议第64-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6.1 结论第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A 行业大类划分标准第72-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业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研究--以山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