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5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 第17页 |
2.1.2 行业、支柱行业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3 税收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1 主导部门理论 | 第18-19页 |
2.2.2 两基准理论 | 第19页 |
2.2.3 最优税制结构理论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东营市行业税收分析现状 | 第20-29页 |
3.1 2011—2017年税收总量分析 | 第20-23页 |
3.2 2011—2017年分行业税收发展情况 | 第23-25页 |
3.3 2017年度税收占比前八名的行业税收分析 | 第25-28页 |
3.3.1 石油加工业 | 第26页 |
3.3.2 商业 | 第26页 |
3.3.3 金融业 | 第26-27页 |
3.3.4 化工行业 | 第27页 |
3.3.5 石油开采业 | 第27页 |
3.3.6 电力行业 | 第27-28页 |
3.3.7 装备制造业 | 第28页 |
3.3.8 造纸行业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东营市各行业税收优势和问题 | 第29-42页 |
4.1 与青岛、苏州先进地区比较,评价东营行业税收优势和问题 | 第29-32页 |
4.2 与全省及省内部分地市比较,评价东营具有新增长点的行业税收优势和问题 | 第32-33页 |
4.3 评价东营支柱行业税收优势和问题 | 第33-35页 |
4.4 评价东营重点发展行业的税收问题 | 第35-40页 |
4.4.1 石化行业税收减少,支柱能力减弱 | 第35-36页 |
4.4.2 现代服务业税收发展不足 | 第36-37页 |
4.4.3 传统商业和电子商务税收此消彼长 | 第37页 |
4.4.4 物流业转型较慢,税源变化不明显 | 第37-38页 |
4.4.5 汽车制造业多元发展但创税能力下滑 | 第38-40页 |
4.4.6 医药产业前景光明但支柱作用有待提升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优化各行业税收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5.1 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布局,促进行业与税收协调发展 | 第42-44页 |
5.1.1 加快推动行业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转换,避免税收空档期 | 第42-43页 |
5.1.2 加大新兴行业的税收支持力度,调整支柱行业构成 | 第43-44页 |
5.2 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促进行业精细化发展 | 第44-45页 |
5.2.1 完善税收扶持优惠政策 | 第44-45页 |
5.2.2 合理降低企业税负 | 第45页 |
5.3 探索税收征管模式,规范行业征管秩序 | 第45-46页 |
5.3.1 提升税收信息化水平 | 第45页 |
5.3.2 合理引导重点税源分布 | 第45-46页 |
5.3.3 实现政府、企业、税务部门三方互动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