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心律失常论文

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在心源性猝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9-11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1-17页
    1.1 研究人群第11页
    1.2 ICD植入第11页
    1.3 术后随访第11-12页
    1.4 数据采集第12-15页
    1.5 ICD治疗事件分析第15-16页
    1.6 数据分析第16-17页
2. 研究结果第17-26页
    2.1 研究人群资料第17-19页
    2.2 治疗事件分析第19-23页
        2.2.1 基于事件的治疗事件分析第19-21页
        2.2.2 基于病人数的治疗事件分析第21-23页
    2.3 室性事件分析第23-25页
        2.3.1 VT/FVT/VF事件分布第23页
        2.3.2 重新定义后的VT/FVT/VF事件特征分布第23-24页
        2.3.3 VT/FVT事件特征分析第24页
        2.3.4 二级预防患者术前术后室性事件频率的比较第24-25页
    2.4 针对VT/FVT事件ATP治疗的应用分析第25-26页
        2.4.1 正确治疗中的ATP治疗应用第25-26页
        2.4.2 误治疗中的ATP治疗应用第26页
3. 讨论第26-35页
    3.1 一级预防组及二级预防组患者临床资料特征第26-27页
    3.2 正确治疗及误治疗第27-31页
        3.2.1 正确治疗发生率与首次正确治疗时间第27-29页
        3.2.2 正确治疗事件发生率与死亡风险第29-30页
        3.2.3 对二级预防患者的临床治疗启示第30页
        3.2.4 误治疗原因第30-31页
        3.2.5 误治疗发生率第31页
    3.3 室性事件分析第31-34页
        3.3.1 VT/FVT/VF事件分布分析第31页
        3.3.2 重新定义后的(FVT+VF)事件占比及VT/FVT事件周长分析第31-32页
        3.3.3 重新定义后的VT/FVT事件周长变异度分析第32-33页
        3.3.4 丛集性分析及二级预防患者术前后VT事件特征分析的启示第33-34页
    3.4 ATP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34-35页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35页
4.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5页
综述第45-68页
    参考文献第56-68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研究
下一篇:CHA2DS2-VASC评分对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及和BNP、NT-proBNP预测作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