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20页 |
1.1.1 防屈曲支撑的简介 | 第15-18页 |
1.1.2 防屈曲支撑的工程应用 | 第18-2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2.1 美国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2 日本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3 我国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全钢双矩管防屈曲支撑的设计方法 | 第27-39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全钢双矩管防屈曲支撑整体稳定计算 | 第27-30页 |
2.3 防屈曲支撑局部稳定性设计 | 第30-33页 |
2.3.1 双矩管防屈曲支撑外套管的临界屈曲荷载 | 第30-32页 |
2.3.2 保证矩形内管防屈曲支撑整体稳定的外套管厚度 | 第32-33页 |
2.4 全钢防屈曲支撑内管局部稳定设计 | 第33-38页 |
2.4.1 矩形内管弹性屈曲理论分析 | 第33-36页 |
2.4.3 内管弹塑性屈曲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双矩管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9-44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定义材料属性 | 第39-40页 |
3.3 定义单元类型 | 第40-41页 |
3.4 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3.4.1 ABAQUS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3.4.2 网格的划分 | 第42页 |
3.5 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方法、约束形式、加载方法和求解方法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有限元分析 | 第44-6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全钢防屈曲支撑初始缺陷的分析 | 第44-47页 |
4.2.1 全钢防屈曲支撑与传统支撑初始缺陷分析的基本假定 | 第44-46页 |
4.2.2 全钢防屈曲支撑与传统支撑初始缺陷的分析 | 第46-47页 |
4.3 静力往复荷载下支撑受力性能分析 | 第47-57页 |
4.3.1 传统支撑静力往复加载下受力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4.3.2 内外管间隙大小对防屈曲支撑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48-53页 |
4.3.3 内外管间摩擦力大小对防屈曲支撑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4.3.4 内外管间宽比对外管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全钢防屈曲支撑临界约束比确定 | 第57-61页 |
4.4.1 全钢防屈曲支撑约束比的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4.4.2 全钢防屈曲支撑的临界约束比 | 第58-61页 |
4.5 全钢防屈曲支撑在不同截面形式下受力性能的比较 | 第61-64页 |
4.5.1 不同截面形式防屈曲支撑轴向受压承载力比较 | 第61-62页 |
4.5.2 不同截面形式防屈曲支撑静力往复荷载下受力性能比较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第73页 |